本报讯(通讯员 李源江) 近日,洱源县炼铁乡全面开展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本着抓早抓小的原则,采取有力措施,坚持问题导向,突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和隐患的摸排,实行乡、村、组党员干部进村入户开展摸查,建立健全调解规章制度,做到发现一起矛盾纠纷,及时调处一起,全力以赴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降低重大事件的频发,切实把群众社会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为创建平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提高政治站位,抓好工作统筹。坚持把开展矛盾纠纷集中排查化解攻坚行动作为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与重点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实。成立村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领导小组,负责统筹指挥调度,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研究具体措施,广泛宣传,发动群众,将隐藏的矛盾纠纷摆到面上,及时组织调处化解,防止“小矛盾”演变成“大纠纷”,切实做到各类矛盾纠纷和信访问题早发现、早排查、早化解,确保将矛盾隐患化解在早、化解在小,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突出排查重点,夯实工作责任。组织乡、村、组党员干部深入农户开展排查,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制,及时了解掌握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对各类矛盾纠纷和苗头性隐患进行一次全面、深入、细致的排查,重点排查化解涉婚恋家庭、邻里纠纷、山林土地纠纷、经济纠纷、重大事项纠纷等农村易发多发的矛盾纠纷,同时,还排查特殊困难人群,以及重点人员,做好台账,做到底子清、情况明。掌握辖区内的各种矛盾纠纷情况,做实做细防范应对措施。健全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切实增强调解的主动性、防范性。
形成工作合力,攻坚化解矛盾。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在基层矛盾纠纷化解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以村级调解组织为基础,调动网格员积极性,认真履职尽责,形成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整体合力。坚持“边排边调,调处结合”的原则,对一般性矛盾问题,能当场调解的当场调解,对一时解决不了的疑难复杂矛盾纠纷,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采取包案化解的方式,集中攻坚。共同做好疑难复杂矛盾纠纷的调解,最大限度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防止命案事件的发生。
加强源头预防,全面消除隐患。党员干部重点从提升意识、宣传政策、法律维权等方面入手,积极向广大群众宣传讲解各种矛盾纠纷调解的相关知识,让群众知晓辖区内矛盾纠纷调解的组织架构、工作职责等情况,确保群众的矛盾纠纷诉求渠道畅通。耐心细致做好群众来电来访和接待工作,帮助有困难的群众依法合理解决诉求,及时消除风险隐患,有效预防和减少各类矛盾纠纷的发生。通过广泛宣传和发动学习,进一步提升了群众知法、学法、懂法、用法、守法的意识,也增强了群众对矛盾纠纷的预判和感知能力。
目前,炼铁乡党员干部深入农户排查社会矛盾纠纷达130多次,先后为民调处矛盾纠纷达260多件,做到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促进农村和谐稳定,有效遏制了重大事件的发生,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全乡党员干部以群众为中心,践行为民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的责任,从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出发,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实事,营造“人人和睦、户户团结、村村和谐”的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