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3-0011 大理日报社出版权威性·影响力·责任感






2024年12月09日

永平县——

卫生健康惠民工程为群众提供更多健康保障

□ 段先武 杨继红 赵海燕

2024年,永平县围绕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推进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等核心目标,扎实推进卫生健康惠民工程,全县卫生健康事业持续向好,为人民群众提供了更多的健康保障。

根据2024年永平县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24年卫生健康惠民工程主要包括:完成永平县智慧医疗项目建设;完善县人民医院内儿科配套设施,确保年内投入使用;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12000人以上;开展心脑血管疾病初筛31000人以上、高危筛查6300人以上。

1月5日,完成永平县智慧医疗项目招标工作,开始推进项目建设,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搭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智慧医疗信息平台,构建可视、可管、可控医疗环境,提升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改善医患体验。目前,该项目已完成供配电间吊顶调整及机房静电地板安装等工程,正在稳步推进项目建设,力争早日发挥信息化助推医共体建设的作用。其间,永平县组建了医共体建设业务工作专班,制定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2024年度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内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的通知》,依托省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开展了医共体护理管理业务培训,促成乡(镇)卫生院多项二级手术“零的突破”。

“我们永平县人民医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改变了过去拥挤的状况。新的大楼宽敞明亮,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服务周到,秩序井然,让我们患者感到很满意、很高兴!”县人民医院的发展变化,特别是内儿科大楼建成投用,让患者彭酉庚感到高兴。

县人民医院内儿科大楼建设项目总投资1.01亿元,占地面积3839.46平方米、建筑面积21860.28平方米,建设内容包括:新建内儿科大楼一幢,设床位190个。后续又投资650万元,增建了室外道路、绿化、停车场、紧急避难场地等附属建设工程。项目于今年10月建成,提升了医疗机构的综合服务能力。新建的内儿科大楼共有6层,目前,门诊、门诊输液室、西药房、收费室、儿科门诊已顺利搬迁至一楼并投入使用,随着后续配套设施的不断完善,内镜诊疗中心、中医科、血液透析中心、康复医学科、消化肾内科、老年医学科等科室也将陆续搬迁至新大楼,为患者提供更优质、舒适、温馨的诊疗环境。12月3日,博南镇七屯村的宋海聪、段续逵等群众带孩子到医院看病,对医疗环境的改善提升和便民利民深有体会。

医生黎国荣说:“内儿科大楼建成以后,对我们整个医院、整个地区来说都是意义非常重大的。搬到新的大楼以后,内儿科可以有专门的就诊区域,包括精神科、皮肤科等基本的业务用房都得到了满足,短时间内能解决我们永平县18万人口的就医问题。基础设施改善以后,我们可以更好地为患者服务,让政府放心,让患者放心。”

老年人健康体检等工作惠泽广大群众,在帮助群众发现疾病、制定科学诊疗方案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11月,永平县完成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16579人,心脑血管疾病初筛32713人,高危人群筛查6578人。随着公共卫生体系日趋完善,全民健康素养水平正在迅速提高,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永平县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96.73%,无孕产妇死亡,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卫生监督协管信息报告率达100%。同时,抓实健康服务,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引导群众当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健康永平”建设成绩斐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