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3-0011 大理日报社出版权威性·影响力·责任感






2024年12月09日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不断提升我州工业经济发展质量

政风行风热线 话题 12月4日,大理州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自清海率队做客大理州舆论监督热线访谈节目《政风行风热线》。就全州工业发展创优提质、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园区攻坚、助企服务、工业与信息化融合等相关问题进行介绍和交流。

坚定不移推进产业强州,全州工业经济回升向好

大理州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自清海介绍,今年以来,全州工信系统坚决贯彻落实州委、州政府关于开展创优提质工作推动大理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坚定不移推进产业强州,通过强化“高位统筹、高投入保障、高质量发展导向”三项机制,全力推动新能源与先进制造业协同发展,以集中建园引领集群发展,以项目落地推动产业重构,以产业建链推动工业再造、体系重组,工业发展内生动力不断增强。1至10月,全州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6%,增速连续10个月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规上工业企业达321户,较上一年末净增20户,工业经济回升向好、稳中提质。

一是抓关键稳运行,“新三样”持续增长。以重点产业创优引领经济工作提质,新能源电池、硅光伏、绿色铝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12.0%、97.0%和44.9%,合计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7个百分点。绿色能源产品产量高速增长,太阳能电池(光伏电池)产量同比增长2倍,太阳能工业用单晶硅产量同比增长5.9倍。制造企业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升,欧亚乳业、合续环境成功入选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

二是抓新质强落实,产业转型稳步推进。新质生产力培育加快,大理州成功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北斗规模应用试点城市。工业互联网 “百城千园行”(大理站)活动顺利举办,全州有 1100余户企业实现上云,企业用数赋智能力不断提升。产业转移合作持续深化,常态化开展“请进来”“走出去”推介招商,风光大理·碳知未来、鸿新技术中心专家委员会成立暨学术交流等重大活动成功举办,完成2024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7场,共签约74个项目,总投资196亿元。

三是强功能提品质,载体建设加力提速。大力发展园区经济,加速推进集中建园工作,全力推动产业集聚集群发展。实施69个园区攻坚项目,着力打造大理经开区、祥云经开区两个千亿园区和一批五百亿、百亿园区。硅光伏、新能源电池聚企成链,贝特瑞、大理华晟、宸宇储能、鸿新新能源、埃克森等新能源制造业项目落地,企业集群、产业集聚发展的势头逐步形成。祥云经开区进入首批省级“零碳园区”建设名单,区域新能源实现100%就地消纳,全州建成绿美园区3个,园区降碳发展向“绿”而行。

四是惠企业增福祉,发展活力不断增强。成立工业经济工作专班,局领导挂钩服务重点项目,梳理大理州工业领域23户重点企业的困难问题清单,积极争取各级支持,为企业纾困解难。鸿新项目能评、大钢项目存续、铂翠项目挂靠等重点问题逐一得到解决;祥云经开区220KV莲花变电站提前建成通电,重点工业项目如期点火投产;溢鑫、其亚铝业相继实现满产运营,形成工业经济增长重要支撑。

打好园区建设攻坚战,推动产业集聚集群发展

今年大理州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打好“八大攻坚战”,同时提出了打好园区建设攻坚战,大力发展园区经济,加快集中建园,推动产业集聚集群发展。

大理州工业和信息化局工业园区科科长杨生介绍,目前园区攻坚工作成效显著,园区经济第一引擎作用凸显。2024年上半年,大理州6个园区实现营业收入增速1.4%、排全省第6位,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速22.4%、排全省第2位,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9.7%、排全省第3位,培育规上工业企业数增速25%、排全省第4位。1至10月,全州6个园区共有规上工业企业数182个,占全州56.7%;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581.1亿元,占全州84.67%;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3.2%,高出全州4.6个百分点。大理经开区新能源装备、祥云经开区新能源电池、鹤庆产业园区绿色铝被列入云南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大理州新能源电力装备集群荣获“云南省成长型制造业集群”称号,三园支撑多点发力的园区经济发展格局正在形成。

为保障园区攻坚任务有序推进,我州组建工作专班、设定目标任务、建立协调机制,以制度化、系统化、常态化、具体化的工作措施来加以落实。一是精心组织实施,周密安排部署攻坚任务。州园区建设攻坚战工作组牵头领导多次组织成员单位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园区攻坚工作,先后下发《关于开展大理州2024年园区攻坚行动工作推进调度的通知》《关于抓好园区攻坚重点工作的通知》《关于审核园区攻坚方案和园区设立工作方案反馈意见的函》等系列文件,进一步明确园区攻坚目标、重点工作、产业发展方向、具体工作措施和园区申报设立工作路径等,指导服务各园区管委会、各县市落实园区攻坚工作。二是开展问题导向调研,加强协调服务扎实推进项目攻坚。州领导带队,分别到各县及园区进行实地调研,深入了解园区管理、产业发展、项目建设等情况,并与各县市政府、各园区管委会主要领导一起分析研判攻坚目标任务,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操作性强、措施具体、路径清晰的工作建议。三是强化要素保障,积极帮扶企业纾困解难。针对园区建设、企业发展、项目推进中反映的困难问题,州园区建设攻坚战工作组始终坚持以结果为导向,以解决问题为目的,不回避、不推诿,主动过问、主动协调,做到事中有协调,事后有跟踪,以钉钉子精神,坚持问题不落实不放过,难关不渡过工作不松懈。

下一步工作中,州工业和信息化局将进一步发挥主管部门的首要责任,加大园区建设工作力度,充分依托各级协调机制,特别是州园区建设攻坚工作组和各级项目专班作用,以问题为导向,细化工作措施,强化协调服务。

优化惠企、利企、助企服务,切实改善营商环境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是引领经济发展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也是经济工作的主要对象。大理州工业和信息化局经济运行科科长张安冬介绍,为了让企业在大理放心投资、专心经营、安心发展,一年来,州工业和信息化局深入推进作风革命、效能革命,以助企服务为工作重点,持之以恒“访企业、转作风、优服务、提效能”。

一是强化挂钩服务。持续强化局领导班子成员挂钩联系县市服务制度,建立工作台账,深入一线开展挂钩服务工作,每半月进行一次碰头会商,及时帮助协调解决县市区重点项目建设、重点企业生产困难问题,服务引导企业优化生产,提速推进项目开工建设。今年以来,局领导共带队服务企业(项目)累计176批次,多次对大钢钢铁有限公司升级改造项目、华晟二期、宸宇二期、溪灯坪金矿二期推进等现场协调。

二是落实专班机制。充分发挥工业经济运行调度服务专班工作机制,加强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重点园区服务,全面排查工业领域停减产、生产经营困难的企业和延建、缓建、停建的项目,整理形成分类帮扶企业清单、困难问题诉求清单、责任单位清单,实行“实时流转、分级调度、落实反馈”的闭环式管理,全力以赴协调解决困难问题。截至目前,共收集梳理上报办理企业(项目)困难问题清单23项,现已办结8项,正在推进15项。

三是提升服务能力。坚持双月召开企业家座谈会工作机制,定期听取企业问题、诉求和对主管部门的工作建议,在协调解决企业困难问题的同时,持续改进工作方法,主动提升服务质效。一年来,先后召开了光伏、有色、建材、食品消费品等行业企业家座谈会,于年内实现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座谈会全覆盖,收集困难问题40项,协调解决13项,持续推进27项。

四是落实惠企政策。持续推进落实云南省优质中小企业银行贷款贴息、工业领域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专项再贷款等系列惠企政策,帮助93户企业获得省级贷款贴息资金1033万元。积极争取省级专项资金支持,4个项目获得省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850万元,10个项目获得省级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4310万元,针对企业“融资难”问题,持续推动银企对接,组织开展企业融资需求调查,梳理形成《企业融资需求动态管理清单》并及时向州内金融机构进行了推送,组织召开了助力规上工业企业纾困发展红塔银行专场融资对接会,现场授信4家企业4130万元。

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大理州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何丽芳介绍,2024年,州工业和信息化局突出信息赋能,加快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步伐,加速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

一是抓好数据中心指导建设。支持和鼓励全州各数据中心开展扩容改造工作,移动大理公司数据中心达到提供1000余个标准机位的能力,“苍洱云”数据中心扩容升级项目已完成,数据中心存储与计算能力将大幅提升,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基础保障。全州有1100多户企业上移动云、天翼云和“苍洱云”,企业用数赋智能力不断提升。

二是组织开展企业信息化融合应用示范项目申报。积极组织动员工业企业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申报小灯塔、“链式”转型、数智工厂建设项目。其中,北衙矿业、扬帆科技的2个小灯塔项目和欧亚乳业数智工厂示范项目获得省工信厅1310万元补助,有力地促进企业推进数字化改造的信心。

三是加快信息化应用示范场景建设。组织数字大理运营公司等企业积极申报第二批云南省行业级大数据中心,组织数字文旅公司等企业按时上报了“数据要素×”应用案例。指导督促各县市组织135户企业参加全国两化融合评估诊断和对标引导工作。组织来思尔乳业等4户企业申报省级数字化转型标杆示范项目,组织锐思计算智能实验室(大理)的流域管理智能计算核心技术软件创新研发、实践与推广申报全国先进计算赋能新质生产力典型应用案例;组织大理州城市大脑申报2024年云南省大数据产业发展试点示范项目,组织移动大理公司的5G-A赋能祥云经济技术开发区智慧园区建设申报5G融合应用标杆示范项目,以示范应用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入各行各业。

四是认真谋划和组织实施2024年工业互联网一体化进园区“百城千园行”大理站活动。认真组织谋划,积极争取和协调,圆满组织完成了2024工业互联网一体化进园区“百城千园行”大理站活动,加快工业互联网向县市、园区和企业落地普及,促进广大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推动我州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以及园区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发展步伐。

今年10月,我州依托占全国20%的旅拍市场资源和前瞻性部署的应用场景优势,通过率先布局、积极申报,成功入选全国39个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北斗规模应用试点城市。下一步,大理州将主要围绕大众消费、工业制造和融合创新三个领域,通过“北斗+”“+北斗”与大理州特色、产业基础相融合,持续开展北斗特色和创新应用,推动北斗规模应用,构建立足大理,面向全国,辐射南亚、东南亚的北斗卫星规模化应用的产业体系,助力全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记者 杨若兰

节目时间:每周三11:00—12:00直播

收听方式:广播频率FM102.7、FM99.9

收看方式:“风花雪月号”微信公众号微赞直播间,《大理日报》第五版专题刊载

热线电话:0872-2121027、213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