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愿天公怜赤子,莫生尤物为疮痏。
雨顺风调百谷登,民不饥寒为上瑞。
背景信息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是豪放派词人的主要代表之一,位列“唐宋八大家”。这首诗作于宋哲宗绍圣二年,当时苏轼被贬至广东惠州,当地盛产荔枝,苏轼写了多首荔枝诗,往往结合朝政身世,抒发自身感慨。诗句开头以汉、唐时进贡荔枝之事为引,追思汉唐贡荔之害;再转入议论感慨,批判统治者的荒淫无耻;最后写近时事,对民众遭受祸害深切同情。这首诗既是一首讽喻诗,也是一篇直指时政腐败、痛斥奸佞争新买宠的政论文。
释 义
我只希望上天怜惜百姓,不要让当地生长出荔枝这样的稀罕之物,成为百姓的祸害和痛苦。我只愿风调雨顺百谷丰收,让人民免受饥寒就是最好的祥瑞。
栏目策划:施贵兴 张婧怡
栏图设计:王伟纲
文字整理:张婧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