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罗丹) 近年来,祥云县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生态环境保护统领绿色高质量发展,通过持续开展标杆典型创建活动,大力推进城乡绿化美化工作和绿美城市建设。截至目前,已批准建成省级绿美社区2个、州级绿美社区6个;省级绿美乡镇2个,省级绿美村庄3个、州级绿美村庄150个;省级绿美校园2所、州级绿美校园3所;省级绿美园区1个;州级绿美河湖5个。
规划引领、科学推进,积极探索高效“建、管、养”运行模式。以打造美丽宜居城市为目标,以乡村振兴为抓手,按照“定人、定路段、定标准、定责任”的原则,全面统筹城区和乡村绿化美化工作,加强绿美城市、绿美社区、绿美乡镇、绿美乡村、绿美交通、绿美河湖、绿美校园、绿美园区、绿美景区9个领域的规划设计指导,制定科学合理的城乡绿化美化工作规划。在各领域积极探索绿化美化管护和分片承包负责的“建、管、养”机制,明确目标任务,加强日常巡查,不断巩固绿美建设成果。截至目前,祥云县绿地率达40.27%,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12.63平方米,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85.46%,林荫路覆盖率达70.79%,万人拥有绿道长度为2.5千米。
因地制宜增绿扩绿,助力“绿美+”经济发展壮大。按照“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突出特色,发挥优势、讲求实效”的原则,大力发展花卉苗木、生态旅游、森林康养、特色经济林果、林下经济等产业。坚持本地苗木自给的原则,根据自然条件和地域特色,在已选定的“县花”和“县树”的基础上,突出地方特色,选择适合的植株品种和绿化方式,引导以需定产、订单育苗、就近育苗,由清华洞国有林场保障苗圃培育和供应绿化美化工作点位建设用苗。同时,邀请专业团队普及植物管护知识,增加地域特色标识植物在绿美工作中的应用。截至目前,共育云南松、麻栎、干香柏、余甘子、苦楝、银合欢等苗木1220万株,乡土树种种类占比达87%,本地区苗木自给率达93%以上,使用乡土树种数量占比达96%。
积极引导公众参与,构建多元共赢的新格局。编制《祥云县级机关义务植树活动实施方案》和《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实施方案》,明确全民义务植树的目标任务、组织形式、植树地点、树种及规格质量、植树时间等相关要求,采取政府引导、单位出资、个人投劳的方式,将植树任务分解下达到各乡镇、各单位和部门,组织和号召群众参与义务植树活动,提高群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热情。充分利用各种空闲地、废弃地、边角地等空间,认真实施拆违建绿、留白增绿、破墙透绿、见缝插绿,加快推进国土空间绿化步伐。同时,在省级财政直接奖补资金的基础上,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建立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渠道;建立健全绩效评价机制,对城乡绿化美化项目进行定期评估和考核,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资12457.52万元,绿化美化面积39.16万平方米,植树6.68万株,全面完成165个城乡绿化美化工作点位建设;累计开展义务植树活动45次,参与义务植树76.4万余人次,完成义务植树243.05万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