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云松 文/图
冬季的湾子村是最美丽、最宜人的。
湾子村隶属大理州南涧县公郎镇落底河村委会,南与普洱市的景东县毗邻,西与临沧市的云县接壤,是三州三县结合部,这里曾经是云南省“直过民族”布朗族聚居的部落,也是漫湾电站移民区。村子坐落在澜沧江边上,四面无量山群山环绕,山峦起伏连绵,树木繁茂、四季常青,宛如一片绿色的世界。
11月底的一天,我们从南涧县城出发,走祥临公路,出公郎镇后行约4公里的土路,再沿澜沧江边由北向南行驶20多公里,这段路都是3.5米宽的水泥路面,随后就到达湾子村。
被誉为“东方多瑙河”的澜沧江源自青藏高原,在云南省境内流经多个县市,最后汇入湄公河。其中,流经大理州南涧县境内的澜沧江,由于漫湾电站蓄水拓宽了江面,“高峡长湖”的景观偶尔可见,在湾子村则达到了极致。在这里,江水优雅地转了一个弯,这一段水面开阔,江水碧绿,深邃幽静的江面倒映着周围的群山,构成一幅宁静而又壮丽的高峡平湖景观,仿佛一块碧绿的翡翠镶嵌在峡谷之中,大自然给这里赋予了绝美的风景,是名副其实的翡翠湾。
翡翠湾畔的湾子村全村有26户人家,主要由布朗族、彝族、汉族3个民族构成。村民们原住澜沧江畔,有过三次移民历史。第一次移民是在1989年漫湾电站初建时,第二次移民是在1992年漫湾库区扩容时,第三次移民是在2004年的易地搬迁扶持时。现居住的湾子村已是他们三次搬迁后的家园。
湾子村各家各户从山脚下开始依着地势逐层向上建造房屋。进入湾子村,映入眼帘的是那些错落有致、层次分明的房子。它们沿着山坡一层接一层地排列开来,既充分利用了地形优势,又保证了每户人家都能享受到充足的阳光和良好的通风条件,而且家家户户都依山面水,视野开阔,风景独好。
2017年起,由政府投入资金300多万元,用于湾子村村民小组移民新村美丽家园建设项目,建设内容为房屋改造及美化、主要道路硬化、村庄景观打造、亮化、公共设施建设等。随后又投入300多万元,用于落底河热带水果种植扶持项目和湾子村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项目。
经过多年的建设,如今的湾子村,水电通,道路畅。村子周围是葱茏的果树,这120多亩临江的果园,种植了沃柑、砂糖橘、芒果、桂圆、柑橘等。初冬时节,金黄色的沃柑挂满枝头,硕果累累,为整个村落增添了几分生机勃勃的气息。
湾子村旁的翡翠湾江面宽阔,水流平缓,近年来到这里垂钓的人越来越多了。翡翠湾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这里不仅风景秀美,还是生物多样性的聚宝盆,不仅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千果榄仁等珍稀植物,也是鸟类的理想栖息地。距离湾子村大约2公里的“落底河鸟类保护站”近年来共监测到鸟类230多种,观鸟资源丰富,每年吸引了全国多地的观鸟爱好者慕名而来。
为了留住外地来客,今年,当地政府投入综改资金260多万元,实施“特色少数民族民俗体验客栈”改造项目,盘活翡翠湾闲置的特色民居、传统庭院。在湾子村中的一片小广场上,我们看到有几个人正在搅拌砂浆,山坡上正在建设的3幢特色民宿里不时有叮叮当当的敲击声传来,预计不久后新的民宿即可建成。届时,无论是想要体验乡村生活的城市居民,还是想寻求安静避世的人们都将能够在此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安宁和平淡,而到翡翠湾的垂钓爱好者或是观鸟摄鸟的来客,在食宿服务上也能有更多的选择。
湾子村地处亚热带干热河谷,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暖舒适。雨季期间,降水量较大,家家户户房顶的瓦片多采用青瓦和石板,一块块呈正方形的小石板整齐地拼接在一起,被巧妙地运用到房屋的屋顶上,使得每幢房屋都显得古朴且富有韵味,这既有利于排水,又能成为湾子村一道独具特色的风景。
我们到湾子村的时候是下午5时许,这里的天空碧蓝如洗,云朵悠悠,村子里艳阳高照,暖意融融,气温达21摄氏度。这个季节里,绿色依然是主色调,空气中弥漫着大自然清新的味道,漫步在村内的青石板路面上,沐浴着温暖的阳光,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感觉自己与自然融为了一体,真是妙不可言。
走进这座隐藏在大山深处的魅力之村,能尽情感受这里的美丽风光,享受那份来自大自然的独特馈赠,去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