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着腾腾热气的萝卜炖排骨、青椒炒土豆丝等菜端上桌,房间内顿时饭香四溢,等候吃午饭的老人们脸上乐开了花……12月4日,大理市满江街道西窑社区“苍洱幸福社区”正式揭牌,幸福食堂内“热气腾腾”,欢声笑语一片。
今年11月以来,满江街道9个“苍洱幸福小院(社区)”陆续挂牌并投入运营,一个个充满烟火气、生活味、归属感的小院让居民实实在在感受到了温馨与幸福。
“幸福社区”成了新去处
西窑社区是个典型的城中村社区,社区内基础设施老旧,村内的老年活动中心主体建筑由于年代久远,布局和功能难以满足群众的日常需求。为了让社区老年人和孩子们能够在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中度过愉快的时光,经过多方协调筹备,西窑社区整合资源,将原有的老年协会进行了改造,设置了棋牌、餐厅、按摩等功能室。同时,在大理市民政局的牵线搭桥下,引进第三方公司运营,开设了老年幸福食堂,让原先冷清的小院焕然一新。
揭牌仪式上,西窑社区老年协会会长赵福高兴地说:“西窑社区‘苍洱幸福社区’揭牌,我特别高兴,我们老年人在这里聊天、唱大本曲、跳舞、理疗,还有不少志愿者也来帮着照顾老人,让我们茶余饭后有了新去处。”
打造“一老一小”幸福院
将老年大学直接办到老年协会是西窑社区养老的一大创举,社区老人在家门口就可以“上大学”,极大地丰富了他们的精神需求。“我现在每天都很忙,早上来上课,上完课去泡脚,还要学跳舞、学唱歌,接着参加排练,有时候中午都赶不上回家,就在老年幸福食堂吃午饭,下午和朋友们打打牌,别提多充实了。”西窑社区居民赵大妈兴奋地说。
“院”虽小,却魅力无限。除了满足老年人的基本养老需求外,西窑社区“苍洱幸福社区”在筹备过程中,还将“一小”的问题充分考虑进去,除了设置儿童游戏室外,还不定期邀请小朋友们来“小院”与老年人一起“切磋”,既解决了部分家庭照顾孩子的困难,也增添了老年人的生活乐趣。
“幸福小院”多点开花
2021年以来,满江街道积极响应上级党委、政府的部署要求,坚持把城市品质提升与“一老一小”等民生福祉工作相结合,通过盘活公共空间和集体资产,曾经闲置的场所摇身一变,成了附近居民的热门打卡地,群众休闲有了去处、服务有了平台、心灵有了依托。
截至目前,大理市满江街道已在红山村、山西村、石坪村等自然村或小组,陆续打造了6个“幸福小院”。从“一枝独秀”到“多点开花”,幸福社区不只是吃饭的地方,还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养老服务。对老年人来说,设置老年幸福食堂、棋牌室、按摩室、阅读室等,满足他们的休闲需求。对于孩子们来说,“幸福小院”则是一个充满童趣的乐园,篮球架、乒乓球桌、羽毛球场等体育设施一应俱全……全面提升改造后的“一老一小”幸福小院焕发出新的生机。
下一步,大理市满江街道将进一步加强“苍洱幸福社区(小院)”建设,策划开展好群众喜闻乐见的实践活动,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中暖人心、聚人心,努力让每一位来到小院的老年人和孩子都感受到温暖和幸福,也让这一座座“小院”焕发更多的活力。
(大理市满江街道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