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 者 张洲 杨艳玲 谢凡
通讯员 黄晓芸
永平县紧紧围绕“依法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发展”总目标,以促进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健康成长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方位、无死角筑牢保护防线,为未成年人健康茁壮成长撑起一方蓝天。
永平县博南镇花桥村“儿童之家”位于花桥村完小内,配备了篮球、乒乓球、围棋、跳棋等体育类、益智类活动设施,并设有图书角,极大地满足了孩子们多元的娱乐文化需求。自“儿童之家”建成以来,这里就成为了孩子们课间、闲余时间最爱去的地方,他们纷纷表示,在这里可以和小伙伴一起玩耍、学习,享受快乐的时光。
花桥村完小校长马权友说:“‘儿童之家’能够让学生们更好地放松身心,促进他们的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据了解,永平县通过加强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乡(镇)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村(社区)“儿童之家”建设,构建起了未成年人关爱救助服务的“三级阵地”。作为“三级阵地”中的基层阵地,“儿童之家”的建成,不仅让当地儿童的课余生活更加丰富,而且在寒暑假期间为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的托管照顾提供了场所。目前,永平县已建成村级“儿童之家”75个,其中,标准化“儿童之家”26个,实现全县村(社区)“儿童之家”全覆盖。
为了切实发挥平台功能作用,永平县进一步探索出了以社区为平台、社会工作者为支撑、社区社会组织为载体、社区志愿者为辅助、社区公益慈善资源为补充的“五社联动”机制。“‘五社联动’机制有效整合了各方资源,让儿童在课余和假期有去处、有人陪、有事做、有收获。”永平县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主任张俐伶介绍,“我们立足‘五社联动’机制,通过实施爱与陪伴系列关爱服务活动,不断丰富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的课余生活,切实提升他们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一老一小”关乎民生福祉,是民生保障、基层服务的重点。永平县聚焦“一老一小”群体,着力打造“守护夕阳、呵护朝阳”幸福生活圈,以创新举措和贴心服务,切实守护“一老一小”朝夕幸福。
“永平县将持续强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和未成年人关爱救助服务阵地建设,补齐‘一老一小’设施短板,推动‘苍洱阳光幸福工程’提质增效。”永平县民政局副局长李国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