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3-0011 大理日报社出版权威性·影响力·责任感






2024年12月16日

永平县——

增绿提质 建设“绿美县城”

□ 通讯员 字正张 杨振东

黄晓芸 马国艳

近年来,永平县紧紧围绕“绿色食品加工贸易集散地、生态文化新城”发展定位,依托自然山水格局,以增绿提质为主线,通过拓城、强基、铺绿、添景、塑美等措施,建设绿美、宜居、特色、韧性城市,如今,基本形成了“推窗见绿、出门见景、人在绿中、城在园中”的景观。

依托县城“一河七脉”山水格局,深入实施“绿美+城建”“绿美+园区”“绿美+文旅”建设,通过实施河道综合整治、湿地生态系统建设、局部景观打造,深层次挖掘利用水资源,构建独具特色的滨水园林城市绿地系统。

按照沿银江河及支流规划布局建设滨河生态景观的思路,建成银江河文化长廊公园、银江河滨河公园,完成菜园河“口袋公园”、观音河中段河道治理等项目,优化河道周边绿化景观,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水生态。

围绕城市绿道规划,新建改建博南路、博南东路城市绿道及博南公园、永乐公园、观音河滨河公园、龙坡森林公园等一批绿道。充分挖掘城市边角地、零碎地、闲置地等地带,通过规划扩绿、拆房补绿、破硬植绿、留白增绿、见缝插绿、拆墙透绿、立体添绿等方式,提高绿地率,提升城市品位,满足群众亲近自然、休闲游憩、运动健身的需求。

坚持让绿于民、让地于民,积极开展园林式居住区(单位)创建活动,全县共有48个单位及小区创建为省级园林单位和园林小区。同时,积极开展绿美庭院创建活动,鼓励市民补绿、添景,2022年,县委县政府命名“绿美庭院示范户”200户。大力实施拆违还绿、拆房建绿,强化县城重要节点绿化、亮化、美化以及亭廊布置、牌坊营造、小品点缀,做到“一点一特色、一点一景观”。

截至目前,永平县城建成区面积达6.1平方公里,绿地面积246.18公顷,绿地率40.03%,其中公园绿地面积92.67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02平方米,公园服务半径覆盖率100%;建成各类公园23个,绿美示范街区2个、绿美示范街道2条,游园(口袋)公园14个,已基本形成公园、绿地点连成线、线形成面、面汇成体的绿美城市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