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熊子军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喜欢跑步的我,最喜欢的就是在洱海生态廊道这种山水相依的休闲步道上跑。
前不久,我参加了一次环洱海127公里的团队接力赛,我接的是第六棒,在洱海生态廊道富美邑村段。孟冬时节,这段湖边湿地正是水杉红艳、鸥鹭成群的绝佳打卡时间,但热身备战的我并没有太多时间去欣赏洱海湖畔的落日美景。19时许,随着夜幕的降临,洱海边华灯竞放,整个湖面如同一条灿烂的星河,由北向南缓缓展开。我戴上头灯,接过队友的GPS和接力芯片,深吸一口气,满怀激情地开始了我的夜跑之旅。
也许是等待的时间太长,也可能是感冒初愈,或许久没有长跑锻炼的原因,刚跑出去一公里多,我就开始喘粗气。于是我迅速调整了自己的配速,从每公里5分多钟的配速调整到了6分多钟,不适症状瞬间缓和了许多,心里默默地安慰自己——我们团队只是大众跑团,快慢几分钟影响不大,还是边跑边欣赏洱海生态廊道的夜景更划算。
其实,洱海生态廊道夜跑我自己也跑过几次,只是距离都没有超过10公里,而且都在春、夏、秋三个季节,感觉那三个季节的洱海生态廊道非常的热闹,就算是没人的路段,也有虫鸣蛙叫声此起彼伏。相比之下,这次的冬日夜跑则安静了许多,特别是从富美邑村开始到全民健身中心,全程21公里多,很多路段没有商铺和人家,只有草地和树林在两边静静地聆听着我跑步的脚步声,仿佛每一次呼吸和心跳都在和洱海同频共振,彼此深情地交流着这一年的境遇和故事。
没有月光的夜晚,洱海生态廊道的星空显得更加明亮,它们从西边的苍山之巅缓缓铺展开来,越过生态廊道,飞过洱海上空,直奔海东群山而去,将苍山和洱海笼罩在一起,海天一色,如诗如画,如梦如幻。偶尔有几只候鸟从头顶上飞过,留下一串清脆的鸣叫声,像是在为我加油鼓劲。跑着跑着,洱海的涛声,苍山的魅影,湖边的柳树,湿地的水杉,廊道上的小桥流水,还有远处的万家灯火,逐渐吸引了我的目光和注意力,我差点忘记了自己是来跑步比赛的。
一直到最后一个点,看着鸡汤、稀饭、泡面、水果和各种电解质功能饮料,我才发现自己的配速早已从6分多降到7分多。几名跑在我前面的选手淡定地坐在补给点的帐篷里,一边吃着热食,一边欣赏着洱海生态廊道的夜景,别提有多惬意。看到我过来了,还不忘调侃我几句:“兄弟,补充点能量再走吧”“前十名都到半天了,你不用那么急着赶路”“难得来洱海跑一次,欣赏一会美景再走得了”。我喝了半杯电解质功能饮料,吃了半个香蕉,笑了笑幽默地回答道:“我队友还在终点等着我吃海东茄子呢,我先溜了,你们慢慢吃。”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经过两个多小时的长途奔袭,我终于到达了全民健身中心,迎接我的除了灯光音响和主持人慷慨激昂的解说词外,还有其他五名队员的掌声和欢呼声。虽然我的配速是全队最慢的,但他们并没有嫌弃我,反而一路发语音鼓励我“速度快慢不重要,安全完赛才是第一位”。也许只有跑过马拉松的人才能真正领会这句话的含义,因为在我们大众跑者心里,马拉松的终点不是冲刺,也不是PB什么最好成绩,而是安全完赛,平安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