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3-0011 大理日报社出版权威性·影响力·责任感






2024年12月20日

基层减负需“刚柔相济”

□ 李克钊 李慧枝

当下,各地针对形式主义出实招开展整治,影响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形式主义问题得到有力遏制,但也有个别地方为基层减负“一刀切”,没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减负效果。

基层减负不是减责,而是要减掉形式主义的东西,目的是通过整治文山会海、督查检查考核过多过频、重留痕轻实绩、随意追责问责等突出问题,让基层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把重点工作做好。

开展整治工作不能“为减负而减负”,必须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减在冗余点、减在基层干部反感处,这样基层减负工作才有针对性。因此,基层减负就要对准靶向,认真研究,做到“刚柔相济”,该减的坚决减,该删的坚决删,对工作有利有效的,要因地制宜保留,甚至强化,把该开的会开好、该发的文件及时发,让基层有更清晰的思路干事,不走弯路。

基层减负需要“刚柔相济”,不是“一刀切”。开会发文本身不是形式主义,文山会海才是。打击形式主义关键是务实求真,不必为了减少形式而设置更多新的形式,最终落入“以形式主义反对形式主义”那一套。作为“关键少数”,领导干部要敢于担当,实事求是研究工作,在执行时能做到让举措既充满刚性,又体现弹性,真正让减负工作“接地气”,让基层干部有更多的时间精力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