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南京医学院开办预防医学大专班(麻风防治),招收全国各地的学生。当时省“麻防所”直接通知李桂科去考试,李桂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参加考试,没想到一考即中。这时杨芬已怀有身孕。李桂科思前想后,还是要向她透底。
夜里,一灯如豆,小两口待在防疫站狭窄的宿舍里。李桂科坐在书桌前整理材料,杨芬坐在床上准备婴儿用品。窗外,挂着半轮秋月。
李桂科抬起头说:“杨芬,你早点休息,我再抄两页就好。”
杨芬说:“桂科,你也早点睡吧,明天早起又要去山石屏,你这一去又是二十几天。”
李桂科假装不经意地说:“唉,有个事忘了告诉你,省上让我去报考南京医学院,那里办了个麻风防治的专科班。”
杨芬问:“那你考了没?”
李桂科说:“考了。”
杨芬又问:“那你考上没有?”
李桂科说:“考上了。”
杨芬这才怔住。看着李桂科似真似假的神情,杨芬知道,眼前这个男人说的是真话。杨芬的眼泪夺眶而出。她知道她要面对没有丈夫陪伴的生产,没有丈夫陪伴的“月子”,没有丈夫陪伴独自抚养婴儿。她要承受太多的重负啊!
李桂科说:“杨芬,这次我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去考的,没想到考起了。不过这次机会太难得,我可以系统学习麻风病的防治,对我的专业确实有帮助。虽然你苦点、累点,但我们全家都会感你的恩,洱源县的麻风病患者都会感谢你。”
杨芬含着泪点了点头。那夜,她没有睡着。
9月1日开学,9月3日,李桂科才去报到,杨芬挺着大肚子送李桂科上车。本来预产期是8月30日,但这孩子似乎生爹的气,硬是不出来。李桂科看着杨芬臃肿的身体艰难地在车窗外移动,看着她流着眼泪挥手作别。那时,李桂科不敢直视她的眼睛,他心中百转千回。他不停地自我谴责:“李桂科,你是不是太自私了?”
1989年9月10日,女儿李碧辉姗姗来迟,那时李桂科已到南京。
李桂科回忆说:“当时的卫生部在南京医学院(现在的南京医科大学)举办的‘预防医学(麻风防治)专业大专《专业证书》教学班’,学校很重视教学效果,开办了11门课程,麻风病学、皮肤病学是全国著名的专家授课,其他学科是医学院的科主任授课,我学得很扎实,对我帮助很大。毕业三十年,有的同学提出到学校聚会。我很感激学校的培养,内心也对学校充满思念。我也感激妻子杨芬对我的支持,于是决定带杨芬到我读书的地方看看。2019年10月18日,我和杨芬参加了同学聚会。南京医科大学十分重视这次聚会,一进大门就看到‘欢迎89级全国首届麻风防治专业证书班校友荣归母校’,班主任徐静陶老师热情迎接,我十分感动。在座谈会上,我表达了对学校的感激和思念之情,也讲述了我来读书时杨芬在家生小孩的故事,同学们都表达了对杨芬的敬佩之情。”
1992年,杨芬又因输尿管狭窄患上肾水肿,再次到大理州医院做手术。这次李桂科不含糊,及时向县防疫站请假,去州医院细心护理了三个多月。尽管精心医治了很久,那次手术还是留下了后遗症。手术后,发生了输尿管粘连。那次肾水肿后,杨芬的肾脏功能始终不佳,直至发生了肾萎缩。
杨芬回忆当时的情形,那次她已连续发烧了几天,但还是坚持上班。有次她上班时还发高烧,被值班医生发现,打给防疫站电话,让李桂科把她接回去。可李桂科不在家,他到玉石厂麻风村下乡,暂时回不来。杨芬拖着发烧的身子回到家时,两个娃娃都睡着了。那时候,她真是欲哭无泪。后来杨芬终于住进了县医院,但病情始终查不清楚,输液一个月仍无效果,只好转院到州医院,经过反复检查,才得知是输尿管结核。李桂科在防疫站,当然知道结核病的治疗方法,于是也参与到杨芬的治疗和康复的进程中。杨芬吃了很久的利福平等抗结核药,才慢慢将病治好。
提起这事,杨芬有点抱怨李桂科。她说:“那次我刚住院回来,老李最起码也该在家照顾我几天。可他没有,头天回来,第二天就下乡,一走又是十多天。那个时候做饭要生煤炉,光生火都要花很长时间。没有自来水,做饭的水要自己去楼下的水管里接。有天我拎水时不小心把伤口拉裂,伤口便持续出血,落下了病根。”
李桂科在旁听着,眼眶湿润。他低下头,用纸巾揩了下眼角。
杨芬说:“那次他去玉石厂麻风村回来,我跟他大吵了一架,把这几年的委屈都发泄掉。” 连载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