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3-0011 大理日报社出版权威性·影响力·责任感






2024年12月25日

祥云县刘厂镇:蔬菜产业兴 富民路子宽

□ 通讯员 冯雪娥

当冬日的寒意在田野间蔓延,祥云县刘厂镇的蔬菜基地却似一片“绿潮”涌动不息。在位于刘厂镇的祥云泰兴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泰兴公司)的4580亩标准化蔬菜基地内,西芹、白菜、豌豆等各类蔬菜蓬勃生长,持续不断为滇西百姓的餐桌输送着“鲜”活滋味。

每天上午8点,运输车辆满载新鲜蔬菜从基地出发,中午前便可抵达大理蔬菜批发市场,由各地客商分销运往农副市场,24小时内,新鲜蔬菜就能走上百姓餐桌。

刘厂镇是省级“一村一品”蔬菜专业镇,土地流转率达88%,今年,全镇种植蔬菜6.01万亩,产值约3.3亿元。该镇通过“党总支+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由镇政府积极争取项目资金、牵头建设大棚,委托合作社通过公开招租的方式选定泰兴公司为合作对象,每年按不低于政府总投资金额5%的比例支付租金,并按属地管理与产业合作的参与程度对租金进行再分配,每年共计可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80万元。此外,泰兴公司还带动约650户农户就近到基地务工,每年支付工人工资1500多万元。工人经过培训成为专业工后,四季都有活干、有钱赚,在家门口就能走稳增收致富路。今年,该公司正式推行基地经理合伙人模式,与以往的联农带农模式相比,要求参与者出资一半,利润占比则提升至24%,由公司负责农资供应、农技投入与统一销售。在此模式下,12人成为基地经理合伙人,他们从基础工人、小组长成为业主、合伙人、基地经理,由传统的农民转变为有技术、懂管理的职业技能型新农人。

同时,农业新质生产力也为刘厂镇的蔬菜产业腾飞插上了翅膀。在基地大棚里,先进的农业科技设备随处可见。在植保员朱加认的操作下,打药机器人忙碌地穿梭于菜田间,一天就能完成近50个大棚的打药工作,相比传统人工劳作,效率提升了近10倍。此外,泰兴公司还设置了试验基地,近百个品种的蔬菜在这里进行试种和筛选,挑选出适应本地独特气候条件、市场接受度高、生产稳定的优质品种进行推广种植,让刘厂镇的蔬菜产业在科技的引领下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向着现代化、智能化农业的方向大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