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3-0011 大理日报社出版权威性·影响力·责任感






2024年12月25日

在七宣

□ 字廷尧

大理的风像诗,像画,一点点勾勒着平凡的日子。在大理的日子,听风、看云成了冬日里的常态,风会告诉你这片土地上曾经发生的故事,勾起好奇心,脚步也就随着云朵移动的方向行走,于是在一个云淡风轻的日子,到祥云七宣村走走。

七宣是祥云县大营乡下辖的一个自然村,和中和村、凤阳邑、双廊古镇同为大理州第一批“艺术家第二居所”。大理是旅居的理想地,到大理旅居,第一是来这山水间养生,第二是来养心,艺术的浪漫与村子的质朴结合之处,便是旅居人的养心之所,来七宣自然也是奔着这个名头。

这个不足百户的小村庄,需驱车绕过蜿蜒山道才能寻见。在几年前的一个春节,因为一场盛大的“哑巴节”,吸引了数万人聚集到此,被中外许多媒体关注,七宣也因此名声大噪。“哑巴节”在七宣流传久矣,相传在远古时期七宣村遭遇自然灾害,有一位哑女为拯救村民四处乞讨,感动了神灵,嫁给了龙太子,此后村中为纪念哑女,每年都会在正月初八过“哑巴节”,农人不会作诗,于是他们用舞蹈传递祈愿与祝福。

深冬的七宣离“哑巴节”还早,村脚的文化广场没有节日里的人挤人,充当了临时的停车场,我们就地停车,徒步进村。一条鹅卵石混凝土筑成的小路从村脚沿着屋舍延伸,在屋舍中间的空地分散又汇聚,串联起整个村寨。这个红土夯砌的彝家村寨在暖阳里半卧在山坡上,在深绿的树林与嫩绿的田垄中绽出一点红色,在山峦之中自成一派。

顺着小路进村,新建的房屋整齐地在路两侧排列,家家户户院门敞开着,小猫在屋顶上悠闲地晒着太阳,屋檐下堆码着新收的玉米,在阳光下散播着新粮的香气,红色的辣椒在院子里铺开晾晒,院角的石斛在花盆里开得正盛,寻了一圈,却不见主人家,只好转身顺着小路继续前行。

村中主道上的指路牌上标注着书院、传习馆、文化空间、咖啡馆的方位,指示着村中几个重要地方,对于我这样匆匆而来又匆匆离开者,它是极为方便的,在领略山水风情满足视觉感官的同时便对这个在大山里静卧了百年的村寨有了些许了解。如果时间充裕,在七宣小住也是不错的选择,慵懒的阳光不会催促你今天一定要完成什么,或是一本书或是一壶茶,又或者在路边对着尚未熟透的柿子发上一整天呆都无可厚非。传统村落形成的厚重多彩文化足以让初来者忙上一阵子,要是来访者正好涉及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非遗领域,更是要兴奋上好长一段时间。当然,涉及这些领域的毕竟是少部分人,对于大部分人,七宣的景色、大山哑神的传承和大营土陶也足以让往来者陶醉!

我随意闯入的第二户人家,一位从河南来的姑娘在此旅居,她已在这住了半个月了,做读书会、到传承馆做陶、参加村里的篝火晚会、去几公里外的大营赶集、在暖洋洋的太阳下喝茶,她已适应了彝家山寨不紧不慢的生活,开启了她的养肺养心之旅。

而我呢,既定的行程已到离开之时,或许会在某个阳光正好的日子,再一次踏上七宣的土地,继续探寻小村别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