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3-0011 大理日报社出版权威性·影响力·责任感






2024年12月26日

弥渡县创新服务、精管善治——

精细化管理让人民生活更美好

□ 通讯员 杨宋

冬季,漫步于弥渡县城,公园里鲜花盛开,大街小巷干净整洁,人车秩序井然……美丽宜居的县城让人流连忘返。

今年以来,弥渡县创新服务、精管善治,力促城市管理创优提质,不断提高城市管理的精细化、智能化水平,让人民生活更加美好。

“城市管理进社区”

释放“执法温度”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弥渡县积极探索综合执法体制改革,通过整合行政执法力量,完成自然资源、林业草原等多个部门执法力量向1个部门综合执法集中,建立“一支队伍管执法”的高效执法体系,打造听指挥、守纪律、强执行、尽责任、贴民心的综合执法队伍。针对群众反映突出的违法建设、运输撒漏、餐饮油烟等城市管理领域热点难点问题,始终坚持严格公正规范文明执法,定期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化解居民的“操心事”“烦心事”,让居民生活更舒心、更顺心。

抢抓弥渡县今年被确定为全省“城市管理进社区”5个示范创建点之一的机遇,积极推进执法重心下移,把城市管理执法“搬到”居民家门口,让城市管理执法有力度更有温度。将县城及城郊的毗江、青螺、文笔、双海、新城、建宁、龙泉7个社区和密祉镇确定为示范试点,执法人员及协管员下沉一线融入社区、根植社区、服务社区,做到宣传进社区、服务进社区、管理进社区、执法进社区,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同时,延伸智慧城管触角,依托行政执法指挥调度中心,用好各类投诉举报渠道,今年1至11月,共接收全县群众投诉举报2094件,办结2080件,群众满意率达99.33%以上。

推行“全民城管”

构建共治共享格局

弥渡县聚焦多元共治长效管理,推行“全民城管”管理模式,实现由政府“单向管理”变为全民“共同参与”,开创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管理新局面。

夯实“门前四包”责任,完成辖区内1600余户临街商住户“一户一档”,合理运用奖惩机制,督促商户履行包卫生、包绿化、包设施、包秩序“四包”责任,引导商户主动参与城市管理。开展城市管理志愿服务活动,推行“城市管理+志愿服务”模式,助力城市管理工作。开展“城管开放日”活动,分批次邀请城市管理志愿者、中小学生、经营商户等不同群体人员体验、监督城市管理工作。实施不文明行为有奖举报,由智慧城管指挥中心进行“登记—受理—立案—派遣—处置—反馈—兑奖—结案”全流程闭环管理。针对共享单车、快递配送车、骑手车辆乱停放,环卫保洁、绿化管护、餐厨垃圾收运工作不精细等问题,推行城管和企业联动制度,引导第三方企业共同参与到城市管理中。

办好“N件”实事

提升群众幸福感

弥渡县牢固树立“为人民管理城市”的理念,聚焦群众关注的重点问题和区域,察民情、解民忧。

按照“疏堵结合”的思路,规划设置临时早餐摊位点、便民信息栏、公共晾衣房、公共拖把房等服务设施,提升服务效能。设立城市管理服务厅,将城市道路占用挖掘、户外广告备案和城市管理行政处罚等多个事项集中于城市管理服务厅办理,实现进“一扇门”办成多件事。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备勤制度,24小时不间断协调处置突发公共事件或涉及城市管理投诉工作,确保服务“不打烊”、为民“全天候”。推行“首违免罚”新规,制定轻微违法行为免罚事项清单,避免“一刀切”执法,让管理对象切实感受到城市管理“执法温度”。开启大件垃圾上门收运模式,组建大件垃圾收运队伍,配备收运车辆,严格收集、运输、处置流程,由被动清理转变为主动服务,打造整洁城市环境。设立“爱心驿站”,对原有城管执法岗亭进行提升改造,补充休息座椅、微波炉等便民服务设施,提供“冷可取暖、热可纳凉、渴可喝水、累可歇脚”等较为完善的服务。推动智慧城管平台更新升级,不断拓展智慧化服务,交通出行、设施管养、安全监测、园林绿化等智慧应用场景持续更新,为群众提供更加精细化的城市管理和服务,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