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跃其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战略全局出发,对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建立高效科学的自然灾害防治体系,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作出了战略部署。全州各级应急管理部门时刻保持高度警醒和临战的应急状态,始终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放在心上,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作为根本价值遵循,把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作为根本任务,以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和事业心,坚决扛起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的政治责任,有效组织和动员全系统广大党员干部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构筑起了防范化解安全风险、应急处置突发生产安全事故和自然灾害的铜墙铁壁,为全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安全保障。
提高政治站位,打通“防、抗、救”的壁垒。学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应急管理工作的规划部署,是当前全州应急管理工作最现实最重要的政治任务和政治要求。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切实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战略全局出发,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建立高效科学的自然灾害防治体系,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近年来,全州应急管理系统坚持每年都有工作重点,有效实现了全灾种的统筹应对、全过程的统一管理、全天候的积极防范、全力量的有效协调,构建起了大安全、大应急的框架雏形,特别是经过漾濞“5·21”抗震救灾、洱源“9·13”泥石流抢险救灾、多轮次的防汛救灾综合调度以及森林火灾扑救等,州、县(市)应急管理部门“统”的综合作用更加明显,相关专业部门专业优势发挥更加突出,特别是林草、水务、地震、气象、森林公安、森林消防、消防救援、自然资源、农业农村、民政以及发改的救援救灾物资储备等,专业力量非常强大、专业优势非常突出,为有效应对各类应急事件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人力支撑,为“应急响应、应急速度、应急力量、应急保障”作出了重要贡献,较好地打通了“防、抗、救”的壁垒,增强了应急管理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
坚持关口前移,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党的二十届三中对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作了战略性安排和布局。全州应急管理系统要坚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找准工作定位,充分发挥应急管理职能作用,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一是坚决守住底线,把防范遏制较大以上事故作为重中之重。进一步加强矿山、危化、消防、工贸等领域重大安全隐患判定工作,深刻汲取近年来较大安全生产事故教训,针对暴露出的问题持续开展检查整治,明确隐患整改责任、措施、时限,实行闭环管理,加大严重违法行为通报曝光力度。二是强化底线思维,做好防大灾抢大险准备工作。进一步细化地方党委、政府防汛救灾的领导责任,对重点部位逐一排查、落实措施,做好应急准备、开展应急演练;进一步推动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重心向事前预防转移,继续深入重点县市、重点林区、重点部位开展森林草原防灭火督导检查;始终绷紧抗大震这根弦,进一步明晰落实地震应急响应工作机制、流程、措施。三是坚持纲举目张,扎实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认真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的意见》要求,积极发挥州应急管理保障服务中心功能,加快完善应急指挥体系,大力提升州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监管执法效能,统筹谋划、分步实施,加强乡镇(街道)、村(社区)应急能力建设,夯实基层基础。
加强安全监管,着力提高本质安全生产水平。今年以来全州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大幅下降,持续保持了稳定的安全生产形势,但也要清醒看到自身的差距和不足,有的行业领域、个别企业抓安全责任落实仍有差距。当前,全州各行各业正在加速推进,进入了岁末年初生产的旺盛期和安全的脆弱期,要在前期扎实工作基础上,以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为总抓手,从严从细落实各项任务和措施,进一步健全完善重大安全风险基础信息、责任分工、防控措施、应急处置“4张清单”,全面排查治理各行业领域安全事故隐患。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和“三管三必须”的要求,深入推进安全生产15条硬措施和大理州70项举措落实落地,全面组织执法检查,严格落实停产整顿、关闭取缔、上限处罚、追究法律责任“四个一律”等执法措施,依法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注重提升能力,积极构筑全灾种大应急的管理格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当前,全州应急管理、防灾减灾救灾任务仍然十分繁重,妥善应对、有效处置这些灾难和事故,是应急管理工作的分内之举、应有之义。一是做好全灾种大应急的应急值班值守,严格落实24小时应急值守和领导带班制度,强化信息报送,及时果断处置。二是健全完善全灾种大应急的应急管理体系,筑牢清晰严密的责任体系,明确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职责清单等,健全协同高效的应急指挥体系,建立分级指挥与队伍专业指挥相结合的指挥机制,推动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安全治理格局。三是整合全灾种大应急的应急救援力量和物资保障,全面摸清辖区社会应急救援力量、救援物资保障基本情况,加快建立架构科学、布局合理、管理规范、协调顺畅、运转高效的应急救援力量体系,为有效应对各类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做好充分准备。积极推动应急部门与消防救援队伍交叉任职,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原则,加强州县救灾物资储备情况调度,完善和规范调拨程序和制度规定,加强县乡灾情信息员培训,以减灾委办名义组织会商研判,积极构建全灾种大应急的防灾减灾救灾格局。
(作者系大理州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