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3-0011 大理日报社出版权威性·影响力·责任感






2024年12月30日

共建和谐美丽城市 共创幸福美好生活

12月25日,大理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李文荣率队做客大理州舆论监督热线访谈节目《政风行风热线》,就美丽城市建设、房地产市场发展、住宅小区物业服务管理等相关问题进行介绍和交流。

锚定目标任务 满足人民新期待

今年以来,州住建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省州党委、政府部署安排,锚定目标任务,团结带领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攻坚克难、比学赶超、创优提质,全力推进各项工作稳步向前。

努力推进行业经济运行。2024年1至11月全州住建系统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7.74亿元,其中:房地产完成投资45.32亿元,市政完成投资12.42亿元。商品房销售面积完成79.56万平方米;前三季度建筑业产值完成135.2亿元。

做实做细项目工作。全力做好城市燃气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排水防涝、供水、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重大项目申报,第一批城市排水防涝项目下达7个,争取到国债资金2.219亿元;第二批“两重”建设项目下达9个,争取到超长期特别国债5.93亿元;省转贷第一批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下达5个,争取到专债资金4.22亿元。同时,报请州委、州政府审定印发《大理州住房城乡建设行业政府投资工程集中建设试点工作指导意见》,自2024年5月开展试点工作以来,全州启动试点项目9个,计划投资6.9亿元。

抓好洱海保护和城镇“两污”治理。持续推进洱海流域截污体系精细化、规范化、智能化运营管理,深入推进排水专项整治工作,加快完善垃圾收处配套设施,建立健全洱海流域生活垃圾处理费管理机制。加快推进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全州乡镇镇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达69.79%、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覆盖率达100%,村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覆盖率达96.36%,洱海流域内实现全覆盖。依托“顺丰模式”开展餐厨垃圾收运处理一体化工作,城市生活垃圾实现“干湿”分离,洱海流域内全覆盖,其余各县县城实现全覆盖。

有序推进城市更新工作。2024年39个城镇老旧小区改造100%开工,祥云县、剑川县被列为2024年全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升级优秀典型县。2024年度447套城市危旧房改造全部开工,2023年度省级城市更新示范项目弥渡县老城区老厂房利用改造带动城市更新试点项目、大理华纺1958文化创意园区项目基本完成。2023年度全省唯一确定的样本城市大理市城市体检全面完成,大理市三和社区省级完整社区试点基本完成。

接续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持续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和地震高烈度设防地区农房抗震改造,逐步建立健全农村低收入群体住房安全保障长效机制,全州2024年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和农房抗震改造1071户,全部开工建设。

扎实推进建筑节能、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发展。严格执行《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及节能设计标准,2024年全州民用建筑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执行率均达100%。2024年1至10月,全州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面积占比达100%,新开工装配式建筑占新开工房屋建筑面积比重达56.72%,排名全省第一。

提升服务保障 增强群众幸福感

今年以来,州住建局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集中解决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提升城市建设治理水平。重点推进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市政基础设施完善、居住品质提升等重点工作,稳步推进以绿色低碳、环境优美、生态宜居、安全健康、智慧高效为导向的美丽城市建设,协同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持续提升城市品质,努力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截至目前,全州城市建成区面积达122平方公里,累计建成城市道路1024公里、城市桥梁151座、城市路灯8.29万盏,城市供水普及率99.89%,城市燃气普及率50%,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97.74%,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率和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达100%。

今年以来,受多重因素影响,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链出问题,全国、全省、全州范围内众多项目逾期交付、违约失信。为维护购房人合法权益,全州住建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各级保交楼、保交房工作部署,切实推动问题楼盘处置化解。排查全州已售逾期难交付住宅项目,通过申请专项借款、建立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等渠道,常态化组织“政银企”沟通对接,充分运用政策工具,调动商业银行融资积极性,目前已有6个“白名单”项目获得信贷审批7.46亿元。分批释放按揭贷款等保证金2000多万元。严格实行资金封闭运行,专款全额用于项目建设;切实推动项目复工续建,组建挂包专班,驻点帮扶推动。督促开发企业全力筹措资金,对债权债务“新老划断”,制定项目复工续建方案,现场推动问题解决,以目标倒逼责任、以时间倒逼进度,全力推动项目复工续建,力争早日将房子盖好交给购房群众,维护购房人合法权益;扎实做好信访维稳争取理解支持,畅通信访渠道,认真接待群众来信来访,适时组织业主见面会、工地开放日等,主动公开项目建设情况,定期对在建项目难点堵点进行排查研判,做到及时发现、提前介入、果断解决。

随着社会的发展,住宅小区物业服务管理问题日益突出。针对此方面,州住建局多措并举,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强化党建引领共建共治共享,会同州委组织部、州委社工部等11个部门印发了《大理州党建引领物业服务管理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6年)》《关于深入开展党建引领物业服务管理工作的通知》,成立了大理州党建引领物业服务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开展党建引领物业服务管理,促进物业管理与基层社会治理深度融合;增强业委会自治能力,制定印发《大理州住宅小区业主规约》示范文本,进一步明确物业的使用、维护、管理、业主共同利益、业主应当履行的义务、违反管理规约应当承担的责任等,引导提升小区自治能力,指导小区业主大会正确行使权利,引导和规范广大业主依法行使权利、履行相应义务,维护业主和物业使用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小区文明、和谐与稳定;提高物业专业服务水平,率先在全省制定发布了《大理州住宅物业服务参考标准》《大理州前期物业服务合同》《大理州住宅物业服务合同》示范文本,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建立完善物业考评机制,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省物业服务企业信用评价管理办法》,按年度开展企业信用评价工作,经企业申报评定5A企业1家、4A企业19家、3A企业22家、2A企业18家,评价结果与物业服务收费挂钩。继续实施物业企业负面清单管理,建立企业红、黑榜名单库,加强“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工作,强化事中事后监管,进一步增强物业企业自觉诚信经营意识,努力达到检查一批企业、规范一类行业的效果。

加大保护力度 让历史文脉绽放光彩

大理州古城古镇等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州住建局创新方式方法,加大保护力度,让历史文化资源绽放光彩。

一是抓资源挖掘,促列级申报。剑川古城成功创建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大理州成为全国首个,也是目前唯一拥有3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州市。与同济大学合作共建“同济·大理遗产保护与文化创新研究院”,积极探索遗产保护新路径,开展历史文化资源普查、保护,持续推进资源挖掘和申报列级。

二是抓制度完善,促管理保障。州级和大理市、巍山县、剑川县均设立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管机构,4座历史文化名城均制定了地方保护条例。同时,推进机制创新,在全省率先出台《传统村落认定办法(试行)》,建立州级传统村落名录,出台《传统建筑和近现代优秀建筑评估认定办法》《历史建筑修复与加固技术导则(试行)》《大理州农村建房通用图集》等系列文件。

三是抓规划体系,促统筹保护。加快全州体系规划编制,在全州“历史文化名城示范带”发展战略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历史文化资源整体化保护的研究范围,立足于大理各项历史文化资源发展演进的脉络和规律,编制《大理州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规划》,推动全州历史文化名城(镇村街)、传统村落一体化全方位保护。

四是抓示范引领,促活化利用。大理州于2020年成功申报为全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州,剑川、云龙、漾濞、弥渡、祥云等县先后申报为省级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累计争取到传统村落保护国家和省级资金支持2.3亿元,已覆盖11县市。以“历史文化名城示范带”建设为抓手,推动茶马古道、盐马古道、蜀身毒道、红色文化遗址等历史文化资源“点—线—面”整体联动保护利用。先后培育了先锋书局、木雕和黑陶体验馆、白族特色民宿等一批新业态,成为旅游“打卡”网红目的地,以凤阳邑为代表的传统村落实景拍摄的电视剧《去有风的地方》引发广泛关注,剑川县与瑞士联邦理工大学联合实施的“沙溪复兴工程”,为历史文化保护国际性合作模式作出了有益探索。

记者 褚雪琴

节目时间:每周三11:00—12:00直播

收听方式:广播频率FM102.7、FM99.9

收看方式:“风花雪月号”微信公众号微赞直播间,《大理日报》第五版专题刊载

热线电话:0872-2121027、213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