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李铭 欧阳露
隆冬时节,弥渡县城滨河公园里依然是一派林木葱茏,荔扉亭、霖润亭、学耕亭等亭台半隐其间,亭台里书写着弥渡县历史文化名人创作的诗词,成为居民休闲小憩、品读弥渡的一方角落。
居民邹加兴说:“把孩子带出来,让他看一看、听一听,增加人文见识的同时,对自己的家乡有更深的了解。”
近年来,弥渡县在城市建设中融入弥渡花灯、民歌、人文等文化元素,塑造“出门见园,入园见文”的城市文化生态空间,增强居民的归属感、幸福感。
弥渡县在充分利用地方文化打造城市绿美生活空间的同时,在传承历史文脉、活化老城记忆方面进行探索实践。位于县城老城区西北角的建宁公园,是该县利用原县农机修造厂厂址建成的特色公园。建设建宁公园时,在保留工厂历史原貌的基础上,将现代建筑、地方文化元素融入其中进行统筹规划建设,把原来的两栋厂房改造为城市会客厅,留住了历史记忆,也让城市变得既现代、古朴,又更加美丽,成为了居民们接待远朋的优选之地。
居民庄继宗说:“朋友来到弥渡,首先我会带他们到城市会客厅,让他们了解一下我们弥渡的历史文化,然后会带他们泡温泉、品美食、赏花灯。”
弥渡县精雕细刻 “一角一特、一园一色”的迷你空间,着力打造“一街一景、步移景易”的文化景观,塑造“出门见园,入园见文”的城市文化生态空间,构建起兼具生态性、文化性、功能性的城市公园环带。截至2024年底,弥渡县共建成蕴含弥渡花灯、弥渡民歌、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文化元素的小微口袋公园及街头绿地游园69个,有效增加绿地面积近5万平方米;建成青螺公园、建宁公园、毗雄河滨河公园等19个广场公园绿地,公园绿地面积达59.68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4.31平方米。
据弥渡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苏建梅介绍,弥渡县绿美城市创建被列为省级绿美城市奖补名单,文化型口袋公园建设列入省级试点,下一步,弥渡县将着力把县城建成满溢“小河淌水”乡愁韵味、独具花灯民歌文化异彩的美丽宜居幸福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