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3-0011 大理日报社出版权威性·影响力·责任感






2025年01月04日

千里家乡半日还

□ 李树华

清晨6点,我还在广西南宁的街头吃早餐,当天中午1点,却已身在祥云家中。一千多公里路程,半天到家,这一幕,比传说中的朝发夕至还要快。广大铁路扩容建成的高铁,让家乡的路不再遥远,真可谓“千里家乡半日还”。

十年前,祥云县城西郊那条看不到尽头、和外面的世界互联互通的老铁路,曾是我记忆的一部分。尽管那是当时除公路以外唯一通向昆明方向的一条铁路,但在我眼里,能有“绿皮车”坐,生活就已经很不错了。

2014年,我和同事到江苏出差时,出于好奇,特意绕路去坐了一趟动车。那时,在飞速行驶的动车上,我不由自主地想,家乡何时才会有一条让人心驰神往的高铁。

幸运的是,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有些事说来就来,一切皆有可能。

2018年7月1日,一列从昆明开往大理的动车组列车,风驰电掣地来到祥云,标志着家乡翘首期盼的高铁,终于穿山越岭,来到了家门口。

算起来,从我第一次到江苏坐动车,到在家门口坐动车,其中只隔了短短的4年。曾以为遥遥无期的家乡高铁,竟然来得如此之快。这,不能不让人心生自豪。

昆明大理,双向发车。时速200,运行不到2小时……一天之间,“旅长游短”成为历史;一天之间,“夕发朝至”的卧铺夜班车无人问津。延伸到家乡的高铁,不仅串起了祖国的名山大川,也加快了家乡奋进的步伐。

2023年12月30日,在高铁开通5年后,一路向西的新楚大高速公路,以势不可挡的气势,出现在滇西大地、出现在我的家门口。

这一切,不能不让人心生感慨。生活在这个催人奋进的新时代,幸福感总是油然而生。

从南方丝绸之路、滇缅公路、到楚大高速公路,再到今天的新楚大高速公路。从广大铁路,到扩容后的高铁,一条又一条滇西新走廊,架起了家乡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赶考之路的崭新桥梁。

在我眼中,艺术感拉满的新楚大高速公路,科技感十足的高铁,都是人类智慧在滇西大地上的杰作。每次行于其上,都会使人心情大好。古人所描写的“四野茫茫皆沃土,千村处处有通途”的诗句,说的不正是今天的家乡吗?

从空中俯瞰,新楚大高速公路上那座有“云南最美立交桥”之称的中国结式祥云浑水海立交桥,如同山谷间从天而降的交响乐,在天地间散发着无限的魅力。它那充满力量,动人心魄的模样,让人看上一眼,都会激动不已。

大道致远,乘风而行。在201公里的新楚大高速公路17个出口中,就有家乡的刘厂、禾甸、祥云北3个。不能不说,这不仅是家乡腾飞的希望之路,也是家乡实现一个个梦想的领跑之路。

从售票窗口排出长长的队伍,到今天在手机上买票;从绿皮火车满载着对远方的想象与渴望,到今天高铁轻松实现异地往返。这几年,我和周围的许多人一样,作为祖国大家庭里的平凡个体,在自由自在的生活空间里,心甘情愿地和日新月异的祖国一起奋斗,感受和祖国同频共振的节奏,紧随时代铿锵前行的步伐。

在历史前进的大势中奋进,在时代发展的激流中前行。日新月异的家乡,与世界相交,与时代相通。飞驰的高速铁路,壮美的高速公路,路路相通,承载着家乡奔腾的梦想,让家乡和外面的世界相融相通,这种抵达人心的感动,是何等的幸福!

人货畅行,奋发有为;与时俱进,发展无限。我相信,在铺满新时代阳光的道路上,家乡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