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3-0011 大理日报社出版权威性·影响力·责任感






2025年01月06日

云南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护林员罗开春——

36年,守护绿水青山

□ 记者 龚秋燕 杨福寿 李鹏 杨艳玲 熊志明 实习生 丁瑞 文/图

罗开春(左)和同事在巡林。(摄于2024年12月24日)

冬日的南涧无量山异常寒冷,天还没亮,罗开春就早早背上自己的“宝贝”——相机、GPS定位器和望远镜,开始进山巡林。无量山林木茂盛,沿着狭窄崎岖的山路,罗开春一边展开日常巡视,一边根据野生动物的叫声对它们进行跟踪监测。

罗开春是南涧县无量山镇新政村栏杆箐党支部书记,也是云南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一名护林员,负责栏杆箐片区的资源巡护和野生动物监测工作。多年来,他用脚步丈量无量山,踏着崎岖的山路进行了无数次巡林和监测,守护了无量山的山林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也见证了无量山生态保护的成果。

25岁,他从父亲手中接过护林接力棒

“我的父亲也是一名护林员,我从小就喜欢山里的动植物,在父亲因为伤病无法继续担任护林员时,我接过父亲手中的重任,成为了一名护林员。”在25岁风华正茂的年纪,罗开春正式成为了云南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一名护林员,从此开始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山林巡护工作。

2009年5月的一天,在一次日常巡护过程中,罗开春偶然发现了一只西黑冠长臂猿,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他仍然十分激动。“寻找了十多年,第一次发现西黑冠长臂猿的时候,我非常高兴和激动,我一直追着它跑,眼睛都来不及看地上,生怕把它跟丢了。”西黑冠长臂猿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主要分布于云南,种群数量十分稀少,被评估为极度濒危物种。

从发现西黑冠长臂猿起,罗开春就开始在巡林的同时,承担起野生动物监测的任务,每天早上一起床就开始跟踪并记录西黑冠长臂猿的生活习性,并定期将记录汇总上报昆明动物研究所。

每天,他都用实际行动守护山林

山中林木遮天蔽日,看似寻常的巡林和野生动物监测工作也充满了艰辛和危险。

“我夏天5点左右就要起床,冬天6点左右起床,随便吃点东西就开始上山,每天都要走十多公里的山路,到下午下山的时候连走路的力气都没有了。”罗开春说。

山林中还往往隐藏着未知的危险。2018年9月的一天,罗开春像往常一般在山里巡林,突然看到一只大约重300多斤的黑熊在离他20米左右的树林里,一瞬间恐惧席卷了他的全身,他迅速强迫自己镇定下来,在不惊扰黑熊的前提下快速离开,绕路走另一条巡护路线。事后想起,他心里仍然十分后怕,多年后仍记忆犹新。

罗开春还在巡林的过程中多次与乱砍滥伐者和偷猎者做过斗争,他曾孤身一人与4名持猎枪并带着6条猎狗的盗猎者周旋,最终成功配合公安部门将盗猎者捉获。由于经常和盗猎分子斗争,他也多次被偷砍盗猎者威胁,一度不敢独自一人上街赶集。

未来,他会继续坚守护林员岗位

转眼间,罗开春已经在护林员的岗位上坚守了36载,尽管护林工作非常艰辛和危险,但是他从来没有退缩和放弃,每天仍一如既往地做好日常巡林和野生动物监测工作。他说:“这份工作虽然很辛苦,但是看到西黑冠长臂猿从原来的1只发展到现在的16只,猿群在无量山健康成长,我觉得很值得、很欣慰。”

在罗开春等护林员以及相关部门的努力下,云南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栏杆箐辖区内的西黑冠长臂猿的种群数量以及其它珍稀动物的种群数量也在逐年递增,保护区也实现了从抢救性保护到科研监测型保护的升级。2020年8月,罗开春荣获“桃花源巡护员奖”。

延绵不绝的绿色,凝聚了罗开春多年的护林心血与艰辛,遍布山林的足迹,是他对家乡和无量山的爱与守护。“这十年,无量山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了,山更绿了,水更清了,珍稀野生动植物也越来越多。未来,我会继续坚守护林员的岗位,做好野生动物的监测工作,让我们的无量山更加美好。”罗开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