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3-0011 大理日报社出版权威性·影响力·责任感






2025年01月08日

白族生皮——舌尖上的民族风情

□ 杨桂敏

白族是一个热爱美食而且善于烹饪的民族,其中,最令人惊奇的莫过于生皮。

很多年前,因为工作的关系,我们到大理的一个兄弟单位参加活动,我第一次吃到了白族的生皮。

围着四方桌,坐到草墩上,桌上铺着深蓝色的扎染桌布,很有白族特色。首先摆上桌的是酸辣鲫鱼、海菜花和夹沙乳扇,还有白色杜鹃花、诺邓火腿等等,大家迫不及待地大快朵颐起来。这时,当地老杨亲自端着一盘菜上来,他介绍说:“这就是我们招待贵宾的生皮!”

我以为,尽管叫生皮,老板还是会在锅里加工一下,应该会是三到五分熟,结果一盘生猪皮搭配着生猪肉直接端上桌来,我和同事都傻了眼。

盘子里有生的红红的肉丝,旁边是金黄的猪皮,有用火烧过的痕迹。看着红红的生肉摆在桌上,我们心照不宣地笑笑,每次夹菜都绕开这盘当地美食。老杨看我们不吃,连忙过来给我们讲解了生皮的制作过程。

白族人杀猪有自己的方式,那就是火烧猪。秸秆是处理猪肉的法宝,在烧的过程中,猪毛会被火烧干净,再用焚烧过后的秸秆灰掩埋焖烧,没多久猪皮会烤得金黄,用秸秆沾上草木灰再擦洗一遍,刮去烧焦的皮层。经过刮洗的肥猪整体呈诱人的金黄色,并散发出一股烤肉的香味。最后进行开膛破肚,将肥猪分割成若干块,待用。

老杨说:“要想好吃,蘸水可是生皮的灵魂。”只见一碗配料丰富的灵魂蘸水摆在旁边,我看了一下,有葱、姜、蒜、芫荽、酱油、火烧辣椒、自制雕梅、醋等等,老杨还介绍道:“每家卖生皮的店,肉区别不大,最大的区别都在如何调制自己的独门蘸水。”

我们听了老杨的介绍,试着夹了一块生皮沾上蘸水,慢慢送进嘴里。只感觉脆脆的,带有独特的香味和鲜味,混杂着蘸水的刺激,果真滋味无穷。

一道生皮,蕴含了白族人饮食的智慧和热情,也不知满足了多少美食爱好者的口腹之欲。白族生皮,是舌尖上的民族风情,更是白族人热情好客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