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州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何太彪率队做客大理州舆论监督热线访谈节目《政风行风热线》,就全州综合交通建设发展情况、综合交通运输“十四五”规划推进情况、春运安全生产、网约车合规化等相关问题进行介绍和交流。
全州综合交通建设发展实现既定目标
州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何太彪介绍,去年以来,全州以“创优提质”为主题主线,以年度工作确定的“三个着力、三个转变”为抓手,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最大限度推动大理交通区位优势转化为开放优势、发展优势、竞争优势,奋力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大理高质量发展新实践迈出坚实步伐。回顾一年的工作,主要在以下3个方面取得了突破,实现了既定目标。
一是重大交通项目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高速公路建设项目逆势奋进,全年新增通车里程161公里,总里程跨越1000公里大关,进入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千公里”州(市)梯队。国道G348项目成功争取纳入交通运输部公路“十四五”中期调整项目库。大理火车站新装亮相,提前1个月建成投用。大理机场三期改扩建项目列入全省第二批“两重”建设项目,成功申报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7.09亿元。口岸机场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多条国际航线即将开通。二是农村公路建设争创典型。探索推行“党建引领、村级自建、群策群力”模式,推动农村公路建设领域降本增效、破困突围,创新打造大理州农村公路“共建、共享、共治”新样板。我州探索的党建引领村级自建农村公路经验做法成功入选全国“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和全国交通运输行业基层党建十佳行政事业类案例。2024年以来,共争取到新改建农村公路508个项目1093公里。年初下达的30户自然村通硬化路项目,以及危桥改造、安防工程和中小桥项目,春节前可全部完工。三是综合运输优质服务水平持续提升。大理火车站年旅客发送量首次突破1000万人(次),大理机场新开航线(航点)6个,航空货邮吞吐量首次迈过“万吨”门槛,旅客吞吐量首度超过300万人(次),水上客货运输业务量稳居全省前列。一年来,在做好综合运输保障服务的同时,深入开展客运市场秩序综合整治,积极推进交通运输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持续推动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和交通用能低碳多元化发展。截至目前,全州现运营新能源公交车509辆、新能源巡游出租车579辆、新能源网约车4501辆,洱海流域建成投用新能源船舶5艘410客位。
稳步推进综合交通运输“十四五”规划
州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州地方铁路发展局局长李天峰介绍,“十四五”以来,全州以构建“北进川渝、西南出境、东连滇中、内网互通、空中互联”的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为目标,狠抓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巩固大理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的功能定位,蓄力加快建设面向印度洋国际陆海大通道上的核心国际陆港,为夯实全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基础提供了坚实的交通运输保障。
2021年至2024年,全州综合交通预计完成投资920.23亿元。在铁路建设方面,共规划实施铁路项目12项,开展前期工作4项,预计完成投资98.59亿元。其间,大瑞铁路、既有广大铁路设备补强及电气化改造工程、祥云财富工业园区铁路专用线相继建成通车;大理火车站新站房建成投用,永平博南工业(物流)园区新建铁路专用线建成通车,大理铁路枢纽扩能改造工程、大理州城市智能快速交通系统首期工程顺利推进。在公路建设方面,共规划实施公路项目40项,开展前期工作23项,预计完成投资815.71亿元。其间,“县县通高速”目标如期实现。仅去年一年,全州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61公里以上,成为全省第4个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超1000公里的州(市)。乡(镇)通三级公路、30户自然村通硬化路等农村公路逐年实施,洱源县“9·13”大型山洪泥石流灾毁恢复项目全面启动;巍凤等高速公路项目开工建设,永胜(片角)至鹤庆(金墩)、普通国省道改造及农村公路各项前期工作逐步推进。在民航建设上,共规划实施民航项目4项,开展前期工作3项,2023至2024年,民航项目预计完成投资2.68亿元。目前,大理机场三期改扩建项目机场进出道路等3个项目前期工作正稳步推进。
抓实春运安全生产 确保群众出行舒适满意
州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大理州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支队长施华平介绍,今年的春运从1月14日开始,2月22日结束,共40天。为确保春运安全平稳、人民群众出行舒适满意,重点抓好以下6项工作。
一是加强客流分析研判。受春节假期高速公路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公众选择公共交通出行意愿下降等因素影响,经分析研判,自驾车出行将占总客流的65%左右,除自驾车以外的出行方式中,铁路占60%,道路占22%,水路占10%,民航占8%。从时空分布看,预计节前探亲务工流强度有所提升,节后客流返程时间相对错开,2月4日春节收假和2月12日正月十五前后,可能出现2个返程的客流小高峰,春节收假以周边县城返大理市为主,正月十五后主要是向昆明和外省方向的劳务输出为主。二是抓实春运安全生产。深入开展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重点围绕“两客一危一网”车辆、交通场站、船舶、公路网运行、邮政快递等重点领域,开展安全检查和隐患治理,确保重大风险管控到位、安全隐患整改到位。指导督促运输企业对所有投入春运的运输工具和设施设备全面开展检查维护,坚决杜绝带“病”运行;对所有参加春运的驾驶员开展安全培训,全面提升从业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提前开展公路养护检查和公路灾害治理,及时排查整治公路安全隐患,确保路网畅通。三是做好综合运输组织。密切监测分析客流变化,优化运力调配,科学安排班次计划,做好不同运输方式相互间信息共享,加强交通枢纽协调调度、优化运输方式衔接,做好短途接驳,避免旅客聚集和长时间等待,畅通旅客出行“最先和最后一公里”。针对出行需求相对集中的务工流、学生流和探亲、赶集出行需求,通过加密城乡客运、农村班线频次、延长运营时间等方式,加大运输服务保障力度。四是强化路网服务保障。加强与公安交警、国省干线管理服务部门的协调联动,强化干线路网运行监测,密切关注跨州交界、热门景点景区周边路网交通流量监测预警,及时发布路况信息,引导自驾人员避峰错峰出行。科学实施车流管控,加强救援力量配备,发生交通事故或车辆故障时快速处置,防止发生长时间、大面积车辆拥堵。优化调整ETC车道占比,全面提升收费站通行能力。五是保障物资运输畅通。进一步加强供需对接,强化组织调度,全力做好蔬菜、水果、肉禽、蛋奶等生活物资运输车辆优先便捷通行服务,严格执行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保障整车合法装载国家统一目录内鲜活农产品的车辆免费便捷通行。全力畅通邮政快递和城乡配送末端“微循环”,切实满足人民群众网购物资和生产生活用品需要。六是提供春运温馨服务。加强对行业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严格执行服务标准规范,倡导热情服务、微笑服务、文明服务。加大对老幼病残孕等重点群体关心关爱,协助提供票务咨询、候车引导、行李搬运等服务。鼓励提供购票、安检、登乘等一站式“爱心预约”服务。保留人工售票窗口和检票通道,便利老年人、外籍人员等购票乘车。依法依规落实军人、消防救援人员、英烈遗属等乘车(船、机)优先优待政策。
加快推进网约车合规化进程
施华平介绍,针对网约车运营不规范和市场监管难的问题,过去的一年,我州着力加强了以下3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清理排查平台,严把合规入口。2024年,共清理清退不合规网约车3018辆,合规网约车由3966辆增至5010辆,增长26%,网约车驾驶员由13158人增至16275人,增长24%;订单双合规率由2023年底的最高59%提升到78%,提升了18个百分点,全省排名最高提升至第4名。二是加强平台监管,打击违法经营。加大对网约车平台的监管力度,重点查处网约车平台、车辆、驾驶员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对无证的网约车实行“双处罚”(既处罚车辆也处罚派单的平台公司)。2024年,重点开展了“全面规范网约车经营及安全运输专项整治”行动,出动执法人员4130人(次),责令网约车停业整顿12辆,对网约车平台公司实施行政处罚75起,对网约车及驾驶员实施行政处罚176起,处罚金额合计124.01万元,新闻曝光网约车违法违规经营行为86起。三是加强投诉处理,提升服务质量。2024年以来,约谈告诫网约车平台36场(次),压紧压实平台企业主体责任,督促建立健全投诉处理机制,积极回应和处理乘客投诉、失物查找、运价调整、平台抽成等社会关切问题,切实履行社会责任,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
下一步,我州将严查网约车平台企业接入不合规车辆和驾驶员,督促不得向无证车辆派单、清退不合规网约车和驾驶员,加快推进网约车合规化进程。同时,积极联合公安、网信、市场监管等部门进一步加大源头监管力度,发挥网约车协同监管机制,加强行业运行监测和分析,督促引导平台公司依据定点数量和线上线下能力,以及市场规模,有序投放、接入运营车辆,确保市场主体公平有序竞争,维护现有从业人员收入稳定和合法权益。
记者 何俊倬
节目时间:每周三11:00—12:00直播
收听方式:广播频率FM102.7、FM99.9
收看方式:“风花雪月号”微信公众号微赞直播间,《大理日报》第三版专题刊载
热线电话:0872-2121027、213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