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3-0011 大理日报社出版权威性·影响力·责任感






2025年01月20日

发展动能迸发新活力

重要举措

2015年 持续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全面完成158项改革任务,规范政府性债务管理。强化招商项目策划推介和落地。加快青年创业示范园、县级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等平台建设,扶持“两个10万元”微型企业2000户。积极开展沪滇合作。

2016年 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不断深化财政全口径预算等改革;逐步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突出精准招商,加强机械制造、农特产品加工等出口基地建设。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质量强州。

2017年 新培育限额以上服务业企业48户,稳步发展金融、保险业。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启动大理综合保税区申建工作。扎实推进质量强州工作。

2018年 抓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集体产权制度、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及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完善政府性债务归口管理机制。加快口岸机场临时开放项目建设,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强力推进“一把手”招商。

2019年 加快试点示范改革,深入推进国有企业、农村集体产权制度、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等。加强对外交流合作,积极扶持发展外向型企业。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稳步推进营商环境改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

2020年 积极主动融入国家和省开放战略,深化与上海、成都、台州等地交流合作,实施招商合作项目347个。有序推进大理开放平台申建。建立外贸外资企业联系机制。完成商贸流通企业升限纳统231户,推动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

2021年 加快推进数字经济创新突破,全面展开数据要素治理试点及数据归集。持续深化“放管服”“证照分离”改革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持续推动家电汽车下乡扩内需,加快推进农村电商综合示范项目。

2022年 出台招商引资特别贡献奖等政策措施,持续深化“一把手”招商工作机制。扩大开放合作,进出口服务不断优化。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跨省通办”“一件事一次办”水平提升,审批事项承诺时限压缩30%以上。加快实施市场主体倍增计划。

2023年 进一步深化改革,大理市、祥云县列入全国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宾川县列为全国第一批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试点。扩大开放合作,大理国际陆港北港铁路专线等物流线路建成运营。全力做好企业服务。

2024年 推动州、县两级重点领域机构改革,有序实施乡镇(街道)机构设置改革,全面完成权责清单动态调整工作,推动基层减负增效。有序推进大理经开区保税物流中心申建工作。深入推进消费品以旧换新。着力推动市场化招商。

重要成效

2015年 PPP、专项建设基金、专项债券等投融资创新取得成效;养老保险、工商登记、水电气阶梯价格等改革进展顺利;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乡镇社会治理资源整合作用显现,农村综合改革有序推进。引进州外到位资金714.6亿元,增长7.5%;完成进出口总额2.6亿美元。新登记企业6027户,增长52%;新增个体工商户2.4万户,增长21%。开展沪滇科技合作项目12个,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户,新增专利524件。

2016年 商事制度改革取得成效,新登记企业6582户、个体工商户27368户,分别增长9.2%、9.5%。精准招商实际到位资金751.9亿元,增长5.3%;实际利用外资6357万美元,增长6.8%。完成外贸进出口2.65亿美元。新增6个院士专家工作站、13户高新技术企业,获得国家授权专利431件,引进和培养各类人才1.1万人。培育“两个10万元”微型企业2000户,扶持创业1万人、带动就业3.2万人。

2017年 新增外来投资企业191户,引进州外实际到位资金801.7亿元,增长6.6%;实际利用外资4067万美元;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2.68亿美元。新增社会融资规模20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3.8亿元,增长12.3%。澜湄合作第三次外长会成功在大理举办。获批专利549件,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7户。启动洱海周边水泥厂搬迁,完成去产能和节能降耗年度目标任务。

2018年 关闭煤矿24个,退出产能82万吨,为企业减免税收31.9亿元,鹤庆、永平增量配电网分别列入国家和省级试点。大理市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取得阶段性成效。县乡财政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改革全面完成。“证照分离”全面实施,新登记市场经营主体38692个,增长20.6%。金融风险防范得到加强,信用体系建设扎实推进。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3.3亿美元,增长22%。引进省外实际到位资金596.8亿元,增长30.5%。

2019年 全州债券发行及风险防范、祥云县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受国务院大督查激励通报。5户企业列入省三年上市“金种子”企业。外贸进出口完成12.5亿元。实施国内合作项目600项,引进省外实际到位资金651.2亿元,增长9.1%。新设立外资企业13户,实际利用外资增长5%。减免税收48.74亿元。及时调整政府职能和权力清单,规范发布政务服务现场办结事项329项、“最多跑一次”事项1170项。

2020年 引进州外到位资金644.9亿元,增长14.9%;其中省外到位资金448.7亿元,增长6%。大理经开区列入中国(云南)自贸试验区第一批联动创新区。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12.2亿元。新设立外资企业15户,祥云大维肥业、宾川国巨绿色食品等企业入选省外贸“双百强”企业。新增市场经营主体4.1万户,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710亿元。11个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全面建成运行。完成网络零售额70.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7.6亿元。

2021年 基于国产PKS技术路线的数字经济发展底座基本建成,城市大脑如期投运,智慧教育、智慧交通等场景应用加快推进,智能工厂、数字矿山等项目稳步实施。大理云免跨境国际购物中心建成运营,优势农产品出口增加。新增外商投资企业19户,引进州外到位资金增长11.5%。新增限上商贸企业114户,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27.6%,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51.5亿元、增长7.2%。

2022年 州级领导外出招商33次,接待洽谈企业179次。引进州外到位资金886.6亿元,增长23.3%;其中省外到位资金659.3亿元,增长25.8%。中国(大理)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设立获国务院批准。大理机场口岸申建迈出实质性步伐。为3户企业签发RCEP原产地证书,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24.5亿元,增长57.8%;实际利用外资2728万美元,增长24%。全州实有各类市场经营主体32.88万户,净增5.35万户。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87亿元。

2023年 深化改革取得新进展,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办率达89.6%,被列为全省开展外来投资企业服务创新试点。完成进出口总额41.6亿元,增长78.8%。新增外资经营主体54户,实际利用外资2004万美元。全州经营主体总量达39.08万户,较2022年净增6.2万户;“个转企”完成数居全省第一,新增“四上单位”496户。各项存款余额2345.4亿元,比年初增长7.4%;贷款余额2280.9亿元,比年初增长7.5%。

2024年 州、县两级重点领域机构改革全面完成。“高效办成一件事”“跨省通办”全面推进,企业开办耗时压缩至半个工作日。工业项目“标准地”改革实现“零突破”。全州研发投入达16.5亿元,增长71.1%,增幅居全省第一。大理跨境电商产业园及监管场所正式启用并实现首批货物通关。大理州被纳入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停留范围。宾川县、弥渡县农产品出口试点有力推进。引进州外产业招商到位资金16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298万美元。

(文字整理:张婧怡 施贵兴 何俊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