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关友芳
洱源县藏匿着三步一温泉、四步一汤池的奇景,温泉资源如繁星点点遍布这片土地,享有“气蒸雾绕宛如仙境”的美誉,2010年被国土资源部授予首批“中国温泉之城”称号。而大理地热国所处的洱源县茈碧湖镇九台社区因自古以来汤泉最多、水质独特而被世人所熟知。曾有古诗记载了九台温泉的盛况:“汤泉一碧如华清,纷纷澡浴来游人。咏歌有时集童冠,傍花随柳娱芳春。”
大理地热国占地1000亩,是以温泉沐浴为特色的休闲度假景区,地热资源丰富、风光秀丽怡人,每天平均出水量1000立方米,富含多种微量元素。近年来,大理地热国以职工疗休养为依托,大力发展温泉康养旅居新模式,丰富的地热资源和优美的自然环境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享受温泉沐浴康养之旅。
完善设施 提升服务
助推温泉旅居发展
大理地热国围绕温泉康养旅居发展模式的打造,不断完善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对景区内住宿设施进行提升改造,提供多样化、多种类客房,划出职工疗休养单独住宿区域,专项为温泉康疗养旅居项目打造156间客房。建有单独专用厨房,拥有专业厨师团队,提供营养均衡、口味丰富的餐食。为康疗养旅居群体配备健身房、茶室、棋牌室、书屋和室外游泳池、篮球场、羽毛球场、2.3公里环园区健康步道等多样化的休闲娱乐设施,让旅居客群在放松身心的同时也能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加大投资,不断完善景区内温泉娱乐设施项目和内容,建设完成儿童温泉水上娱乐场、儿童乐园等项目,升级舞台灯光、音响等设备。
同时,成立以总经理为第一负责人的地热国温泉康疗养旅居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成员工作职责,全力按照温泉康疗养旅居建设标准推进工作。同步加强全员培训,成立了75人的温泉康疗养旅居服务专项工作组,组织员工参加培训共计15场(次),全面提升员工的服务意识和专业素养。针对康疗养旅居群体制定接待工作管理办法、接待工作方案及流程,对接待工作实施规范化、标准化管理,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不断改进服务质量。此外,注重安全与健康管理,建立温泉康疗养旅居活动的食宿、卫生、医疗、安全工作职责及投诉制度等,内部配备专业的医疗人员和急救设备,与县中医医院签订温泉康疗养旅居专业中医身体评估、健康体检、理疗方案设计、理疗操作等服务合作协议,为温泉康疗养旅居人员提供安全和健康保障。
发挥优势 丰富业态
打好温泉度假牌
创建成为以温泉沐浴为特色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成功申报省级温泉旅游度假区,正在准备国家级温泉旅游度假区的申报前期工作,全面提升品牌效应。大力发展“温泉+”各类旅游度假新业态,延伸全产业链条,景区已推出温泉煮蛋、温泉炖鸡等温泉美食,推出养心池、药池、牛奶池及“亲亲鱼疗”等不同类型的温泉泡浴和休疗项目;依托并整合县域内旅游资源,加强与凤羽砚台、雕梅、乳扇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合作,推出“非遗+”旅游产品,开展非遗进景区等活动,增加旅居文化附加值和体验感;加大“温泉+乡村旅游”“温泉+非遗”“温泉+民俗文化”“温泉+红色旅游”等融合发展,进一步带动周边其他景区景点民宿、餐饮业发展。同时,可根据康疗养旅居群体的具体需求进行科学行程规划,个性化制订4至6天不同行程的温泉康疗养旅居方案,让旅居群体充分体验及领略洱源的风土人情。
此外,强化以节引流,进一步丰富夜间文化活动,定期不定期举办篝火晚会、音乐节、歌舞表演、魔术杂技等文娱活动,让游客在享受温泉的同时近距离体验最原生态的民族舞蹈表演,沉浸式体验大理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促进“一日游”转变为“旅居游”。
据悉,2023年,景区共接待游客72.24万人(次),其中住宿游客21.26万人(次);总营收5206万元。2024年1月至8月,共接待游客43.78万人(次),其中住宿游客12.07万人(次);总营收329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