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陆向荣
寒冬送祝福,春意暖人心。
春节临近,我以一名记者的身份,跟随巍山县的书法家志愿者到大仓镇熊家营村,开展“我为乡亲写春联”活动。看到他们笔走龙蛇,写下一幅幅寓意深刻的对联送给当地的乡亲,不禁让我想起在老家为乡亲们写春联的事。
我的老家在巍山西部一个叫咱烈的村庄,写春联,是过年必不可少的事。父亲是村里唯一的高中生,略通文墨,在乡亲们眼中是个文人。每逢过年,除了写自家的春联,还要帮着左邻右舍、亲戚朋友写上几副,凑凑喜气。
我从小学时就帮着父亲打下手,裁纸、磨墨、晾春联,慢慢地也就喜欢上了书法。到了初中时,父亲便将帮乡亲写春联的“重任”交给了我。每年春节前几天,自家的春联还未写好,到家里请写春联的人就拿着一两张红纸,笑呵呵地来到家里请我写春联。
记得每年除夕,也是写春联最忙的一天。家里的小院里,到处摆满了春联,父亲母亲都在忙着准备祭扫和年夜饭,弟弟和娃娃就来帮我,一家一家地分开放好,待墨迹干后,再将春联卷好。有的人家不识字,还要叫我去帮忙贴春联,防止把上下联贴反了。
那时我写春联只是照抄书本上的,依葫芦画瓢,但乡亲们对字的要求并不高,主要是图个吉利和喜庆:“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几声爆竹辞冬去,一枝梅花报春来”……乡下人家就算只有个破旧的门楣,一经那大红春联点缀,顿添许多节日气象,焕然一新。
写春联的日子里,家里总是热闹非凡。左邻右舍聚在一起,一边看我写字,一边唠着家常。他们也不忘给我们兄妹三人带些家里的特产,葵花籽、柿饼或是米花糖之类的,条件好的也会给父亲送上一瓶白酒。好多长辈还不忘夸我一句:“现在就会写这么好的字,长大后一定能到山那边的城里工作。”
大年初一,在村里闲逛的时候,看到家家户户的大门上,都贴着自己写的春联,心中不禁窃喜,觉得自己仿佛已长大成人,能为乡亲们和家人做点事情了。尽管那时还没有“志愿者”这个义务服务社会的温馨美称,但十几岁的我,已经是个名副其实的“小志愿者”了。
多年之后,我真的离开了老家,到了乡亲们口中的“城里”工作,但由于从事的是记者工作,好多时候过年也是在采访中,回家给乡亲们写春联的年份也越来越少。现在回想起来,其实我的书法从来没有像父亲那么熟练洒脱、苍劲有力,但我们父子为乡亲们写春联的事至今还留在很多人的记忆里。
这些年,我都一直参与着县里的迎新春送春联活动,虽然没有现场挥毫泼墨,但能用镜头和文字记录下乡亲们喜庆的气氛,通过媒体发布出去,觉得也是在以另一种方式,给乡亲们送去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