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3-0011 大理日报社出版权威性·影响力·责任感






2025年01月23日

短视频要“短”而“精”

□ 刘绍德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短视频以其独特的魅力迅速崛起,成为传输信息资讯的新媒介、记录日常生活的新窗口、塑造社会文化的新工具。如何创作出具有艺术价值、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的短视频,笔者认为,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刻认识短视频在构建主流舆论格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坚持守正创新,做到内容精炼、形式多样、手法新颖。

内容精炼,直击要害。短视频,顾名思义,是指时长较短的视频内容,通常控制在几分钟甚至几十秒以内。其兴起得益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终端的普及以及用户消费习惯的变化。当下,短视频以其独特的魅力迅速崛起,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娱乐休闲的重要方式。短视频的核心在于“短”,但这并不意味着内容的空洞或肤浅,要求内容必须高度凝练,每一秒都需承载信息或情感,要求创作者在有限的时间内,精准地传达信息,展现创意。要聚焦热点,紧跟时代,短视频的内容创作应紧跟时代步伐,聚焦社会热点和公众关切。要通过及时报道新闻事件、解读政策法规、反映社会现象,使短视频成为连接政府与民众、传递正能量的重要渠道。要结合热点事件进行创意改编,引发观众的共鸣和思考。要挖掘生活,展现真实,生活是短视频创作的源泉,要通过挖掘日常生活中的小细节、小故事,使短视频能够展现出生活的真实面貌和人性的光辉,从而拉近与观众的距离,激发观众的共鸣和情感投射。要注重创意,提升价值,创意是短视频的灵魂。在内容饱和的今天,只有具备独特创意的短视频才能脱颖而出。因此,创作者应注重内容的创新和独特性,通过巧妙的构思和新颖的表现手法,提升短视频的艺术价值和观赏体验。要注重内容的深度和广度,避免浅尝辄止和庸俗化倾向。

形式多样,适应多元。短视频的形式多样,既有竖屏拍摄的亲民感,也有横屏展现的专业度;既有直播的即时互动,也有剪辑后的精致呈现。这种多样性不仅丰富了短视频的表现力,也满足了不同用户群体的喜好,无论是年轻人喜爱的潮流文化,还是中老年人偏好的健康养生、传统文化,短视频都能找到适合的表达方式。要融合多媒体元素,丰富表现形式,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融合图片、文字、音频、视频等多种元素,创造出更加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例如,通过添加字幕、配乐、特效等,增强视频的视觉效果和听觉体验;通过运用动画、手绘等手法,增加视频的趣味性和艺术性。要探索互动式体验,增强用户参与,通过设置问答、投票、挑战等互动环节,增强短视频用户的参与感和黏性,利用AR、VR等新技术,为观众提供更加沉浸式的观看体验。要跨界合作,拓宽传播渠道,短视频的传播不应局限于单一的平台或渠道,要通过与其他媒体、品牌、机构等进行跨界合作,拓宽短视频的传播渠道,触达更广泛的受众群体。例如,与电视台、广播电台等传统媒体合作,实现线上线下的互动传播;与品牌商合作,推出定制化的短视频内容,实现商业价值的最大化。

手法新颖,吸引眼球。在注意力经济时代,如何快速吸引并留住观众的眼球成为短视频创作的关键。因此,短视频要在手法上不断创新,运用特效、动画、配乐、字幕等多种元素,营造出独特的视觉和听觉效果。运用蒙太奇手法,增强叙事效果。通过镜头的快速切换和组合,营造出紧张、悬疑、幽默等不同的氛围和情绪。在短视频创作中,要通过运用不同的色彩搭配和光影效果,营造出不同的视觉效果和氛围。例如,使用暖色调营造出温馨、浪漫的氛围;使用冷色调营造出神秘、悬疑的效果。节奏和韵律是短视频创作中的重要因素,能够直接影响到观众的观赏体验和感受。在短视频创作中,要注重节奏的把握和韵律的营造,通过合理的镜头切换、配乐选择、字幕呈现等方式,创造出流畅、和谐的观赏体验。

(作者单位:巍山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