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3-0011 大理日报社出版权威性·影响力·责任感






2025年01月28日

推动文化旅游产业体系更完善、产品业态更丰富、市场秩序更规范、接待服务更优质、旅游形象更美好……

持续谱写大理州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1月22日,大理州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杨梅秀率队做客大理州舆论监督热线访谈节目《政风行风热线》,就全州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公共文化服务、假日旅游等内容进行介绍和交流。

抢抓政策利好,大理实力“圈粉”海外游客

2024年以来,我州围绕深度诠释“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持续丰富优质旅游产品和服务供给,推动全州文化旅游产业体系更完善、产品业态更丰富、市场秩序更规范、接待服务更优质、旅游形象更美好,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实现全州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其间,我州努力构建便利化、品质化、国际化旅游服务体系,境外游客大幅增长。2024年1—12月,全州共接待海外游客45.3万人次,同比增长168%,大理古城上榜全国“入境游客喜爱的10个名城古镇”榜单。

州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杨梅秀介绍,2024年7月15日起,大理被纳入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停留范围,同年12月17日起又被纳入中国过境免签240小时政策停留范围。同时,大理机场临时开放已获国家口岸办批准,于2025年1月10日开通大理至吉隆坡航班,年内将陆续开通大理至香港、大理至曼谷、大理至河内等航线。

针对这一利好政策,大理州文旅部门及时响应,快速行动。一是抓实宣传营销推介。依托“大理发布”“大理文旅”及海外宣传平台,推出“来大理怎么玩”“入境旅游线路推荐”等栏目,从“吃、住、行、游、购、娱”等方面为海外游客提供丰富的游玩攻略。推出针对出入境游客迎新春惠民大礼包、20条旅游线路产品和14家景区优惠活动。同时,从2025年1月起,分别组织州级相关部门、文旅企业,陆续到香港和吉隆坡、曼谷等地举行文化旅游与商贸合作交流推介,签订旅游线路产品框架协议;二是抓好便利化支付工作。切实加强与人行大理州分行协作,做好商户外卡受理改造。目前,266家酒店客栈和68家餐饮饭店可受理外卡,全州19个4A级以上景区外卡受理全覆盖。在人流量较大的机场、火车站、大理古城区域等地设立外币兑换点9个,安装完成外卡POS机280台,构建起了便利化、品质化、国际化旅游服务体系;三是抓实产品业态创新。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原则,把好山好水、美食、非物质文化遗产、田园生活变成好产品、必需品、稀缺品,大力推进“旅游+”“+旅游”多元融合发展,着力培育壮大时尚旅拍、节庆赛会、体育旅游、康养旅居、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学、文旅市集、团建露营、目的地婚礼等新业态,不断打造有市场引领力的产品,最大限度满足游客多样化、个性化、品质化的旅游需求,如古生村“活化乡愁”、阿尼么村“文艺赋能”、沙溪镇“景村共富”等农文旅产品爆款出圈;四是抓实服务质量创优。在全州倡导“大理是个大景区,人人都是导游,个个都要微笑服务”的理念,全面提升景区品质和服务质量,创新推进酒店与民宿规范管理试点工作,抓实旅游市场综合整治,广泛开展文明旅游“彩云行动”,常态化实施文旅志愿者活动,持续提升大理旅游形象。

“到大理不是旅游,而是去过另外一种生活”

杨梅秀介绍,近年来,大理州围绕“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旅居云南”主题,改变“组团队、买门票、进景区”旧方式,重构“到大理不是旅游,而是去过另外一种生活”新路径,推出“在大理爱上生活”“中国四季户外运动之城,全域旅居度假之地”“慢慢来、样样好”等生活方式,吸引人们远离城市的喧嚣,到大理旅游、生活和工作。回归田园、回归心灵、享受生活、快乐生活成为大理生活方式的标配,涌现出一大批在全国具有代表性的旅居目的地。

针对现在全州旅居产业的发展,我州将坚持守正创新、提质增效、融合发展,努力将资源优势不断转化为旅居发展胜势,加快旅居产品和业态创新,着力打响“旅居大理·品味乡愁”品牌,努力打造“旅居云南”大理样板。一是优化旅居发展布局。结合各自资源禀赋,对每个县市都明确了发展方向,形成特色化、差异化发展格局,支持各县市聚焦自身优势创建多元化的旅居品牌。比如,大理市以苍山洱海和古城古镇为依托,以风景观光、休闲度假、户外运动、养生养老、文艺创作、创新创业为重点,重点打造带动力强的高品质旅居生活目的地。二是打造爆款旅居产品。我州将不断推进业态创新和产品模式创优,因地制宜嫁接更多新兴元素,引育一批竞争力强的旅居经营主体,持续打造一批有市场引领力的旅居爆款产品。三是强化“顶流”宣传营销。依托大理气候、生态、文化和区位等资源优势,加大宣传营销力度,不断扩大国际国内旅居客源市场。依托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矩阵,将代表“旅居大理”1.0版的典型示范案例在第一时间亮相全社会,抢占旅居舆论制高点,打响“旅居大理·品味乡愁”新名片。发挥旅居客耦合效应,让更多旅居客成为“旅居大理”的宣传员和带动者,让更多的人能够来到大理、爱上大理、旅居大理、留在大理。

100多场文化活动喜迎首个“非遗版”春节

我们将迎来首个“非遗版”春节。春节期间,大理将有哪些迎新春民俗文化活动呢?

州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公共服务和艺术科科长刘继强介绍,为更好地展示大理文化资源禀赋,我州紧紧围绕“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喜迎蛇年新春”等主题,将组织开展100多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迎新春、庆佳节、展民俗、享欢乐”文化活动,可谓年味十足、精彩纷呈。活动内容包含新春福联派送、白族大本曲演出,洞经古乐展演、白族吹吹腔演出、民俗歌舞表演、龙灯和传统花灯艺术展演,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和体验、历史文化研学、舞龙舞狮迎新春等活动。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惠民活动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营造欢乐、祥和、喜庆的节日氛围。

1月25日至1月31日期间,大理古城举办盛大的迎新春系列活动,“墨香送福”活动在复兴路及中和书院等地展开,市民与游客共同书写对联,传递新年祝福;三月街街场有热闹的年货大集;古城北门至南门则有龙舞狮跃表演;文庙内,洞经音乐与白族传统舞蹈交相辉映,还有“南诏十二时辰”汉服秀。

1月29日至2月12日,极具特色的迎新春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展将在剑川县精彩亮相。在剑川古城街区,新春非物质文化遗产集市将为广大群众和游客搭建一个集中领略我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的平台。还将组织研学旅游系列活动,参与者可跟随讲解员打卡董月畅黑陶体验馆、天艺园木雕传习所及兴艺木雕古典家具厂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体验场所,现场学习体验木雕小件、黑陶瓦猫、茶具等制作技艺。

2月5日(正月初八),入选为2025年全国春节“村晚”示范展示点的祥云县禾甸镇七宣村,将迎来已经传承百年的民俗节日“哑巴节”,届时将开展彩绘、传统歌舞乐展示展演、“摸你黑”等系列活动。同时利用七宣村公共文化空间,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摄影作品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集市以及尝美食品乡愁、围炉煮茶、篝火狂欢等活动。

大理州12县市的文化资源各具特色,春节期间,所有县市均举办文化活动,具体活动安排可通过关注“大理文旅”公众号等平台进行详细了解。

多措并举确保春节黄金周旅游市场规范有序

州文化和旅游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盛雪峰介绍,为确保春节黄金周旅游市场规范有序,营造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大理州文旅部门将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协同各级各部门开展旅游服务创优提质和旅游市场秩序整治第三个百日行动。按照省级统一部署,按照“党政统筹、属地管理、部门联动、各司其职、各尽其责、齐抓共管”的联合整治工作机制,总结前两个百日行动的成功经验和问题教训,科学制定实施大理州第三个百日行动工作方案,凝聚多部门市场监管合力,紧盯旅游市场“不合理低价游”、强迫购物、欺诈经营等顽瘴痼疾,加大联合执法和巡查力度,对重点领域和环节开展专项整治,严查重处一批典型问题的典型案件,形成市场有效震慑。同时,完善强化各类游客服务中心的服务内容,为游客提供旅游咨询。

二是迅速开展检查排查。州文旅局组成工作组分赴各县市督导检查文旅行业安全生产、市场秩序、服务提升工作开展情况,主要解决春节期间旅游市场秩序、旅游行业安全生产和接待服务三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检查中边查边改,落实责任,排除隐患,跟踪督办,以检查促整改,做细、做实、做严节前准备工作。

三是强化值班制度,确保信息渠道畅通,响应及时、指挥准确、报告全面、处置有效。今年春节期间,州县市文旅部门将严格落实应急值守要求,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到岗带班、关键岗位24小时值班和信息报告制度,加强监测预报,强化重点区域安全风险防控,及时做好灾害性天气预报和人流、车流、物流的预警信息通报工作,及时发布旅游安全提示,引导游客安全有序出游。同时强化一线联合执法执勤值守,充分发挥大理古城和大理火车站综合整治专班重要作用,做好联合执法整治;要求各重点旅游城镇相关执法监管部门针对春节酒店民宿、停车场乱涨价、强拉游客拍照收费等问题加强监管,对价格和商品质量违法行为严查,维护好假日期间市场秩序,擦亮大理旅游“金字招牌”。

记者 杨磊

节目时间:每周三11:00—12:00直播

收听方式:广播频率FM102.7、FM99.9

收看方式:“风花雪月号”微信公众号微赞直播间,《大理日报》第三版专题刊载

热线电话:0872-2121027、213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