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文
老君山位于滇西四州市交界处,属横断山系云岭主脉,群山绵延数百里,因其岭脊走向围成半环状,恰似一个马蹄形的老君炼丹炉而得名。一年四季,其自然风光因地势、气候变化而气象万千,龙潭湖泊、丹霞地貌、古冰川遗迹、珍稀植物则是常年可见的景色。
去年5月底,剑川县在羊岑乡大佛殿村新修了一条老君山景区的旅游公路,邀请州内相关旅行社负责人前往实地考察剑川片区,我有幸参加了这次老君山之行。
从剑川县城出发的时候,天空就阴沉沉的。果不其然,车子进入羊岑乡境内,细雨就纷纷扬扬,到达大佛殿村旅游接待中心,此时的老君山早已被厚厚的云团笼罩,只剩下山脚下的村庄在淅淅沥沥的雨中若隐若现。由于是新修的路,路面平整,但山路弯弯。随着海拔的上升,低海拔的云南松林逐渐退去,一棵棵由高大的云杉、冷杉等组成的针阔混交林出现在视野中。车子在植被茂密、雾气重重的山中大约行驶了9公里,便在公路的尽头停了下来。
下车,赶紧穿上雨衣,弯腰将鞋带系紧,抬头,才发现已经身处密林之中了。环视一周,只见周边植被浓密,一棵棵高大的树木枝繁叶茂,那粗大的树干上爬满了绿色的苔藓,树枝上,低垂着的松萝吸饱了雨水,滴着水珠,犹如珍珠帘子,挂满了树枝。小径两边,满是裹满苔藓的石头,一些树根裸露在石头间,连同树干都长满了厚厚的绿苔,浓浓的苔藓将林间的一切遮掩,看不清哪是石头、哪是树干。走出栎树林,在一片草甸边缘,继续向上攀爬,终于来到山梁间一个坳口,只见一块旅游标识牌上赫然写着“大垭口、海拔3535米”几个大字。牌子不远处,几棵盛开的白杜鹃花,团团簇簇,一树树的繁花影影绰绰出现在云雾里,吸引着大家的目光。而更加震撼的则是杜鹃树下,绿色的草地上,这些被风抖落的花瓣,挨挨挤挤地铺在地上,成了一张白绿相间的地毯,引得大家纷纷掏出手机拍照。
稍事休息,大家沿着大垭口的山脊继续向上攀爬。山坡不陡,但由于风大、下雨,感觉每向上跨一步都很吃力,所幸只是向上不足百十米,小道便平缓地转向北边。树林间,一大片坡度不小的石滩倾泻在眼前,只见这些大小不一的石块,一个挨着一个,顺着山势,从雨雾间一直延伸到山坳,赤裸裸地将森林一分为二。树林边,一棵早已枯死的大树闯入眼帘,孤零零地直立在石滩边,只剩一根粗大的树干傲然挺立着。枯树下、石滩中间,一条就着石滩间石块整理而成的小路伸进对面的雨雾里。走在湿漉漉的石块上,脚底也能明显地感觉到这些石块的坚硬,这些裸露的石块,虽饱经风霜雨雪,却也棱角分明。
走出石滩,感觉打在身上的雨变小了。继续往上,蜿蜒的小道边,一些乱石相互挤压着堆砌在路边,石头上长满了苔藓,一棵棵高大笔直的冷杉竟长在悬崖下,顶着风雨,耸天傲立,令人敬畏。悬崖下,似乎已经无路可走了,可是走近一看,几根粗壮的大树形似倒伏,却恰成独木桥将小道连接在一起,那腐朽的“桥”面,给人一种似堕非堕的压迫感,生怕一脚踩上去,这树干就会断裂,于是大家不顾脚下的湿滑,一个跟着一个快步走过,可那桥却在身后完好如初,静穆在雨中,继续接受风吹雨打。
穿过山腰小道,便进入一个山谷,向两边张望,雾气流动,隐隐约约间,只感觉周边密林丛生,万山沟壑。而眼前,一条干枯的河床上,裸露出大大小小的石头,这些石头,大的有一人多高,耸立在河床中;小的则如拳头,光滑、散乱地分布在河床里。虽说已是雨季,此时却一点水也没有,可是从这些被冲刷过的石头上,我也能明显地感觉到山间发大水时的景象。河床边上,一条中间铺着石头、两边用枯木作路沿的小道继续向前伸展着,这些石头和粗大的木头将路与两边的荆棘丛分开,保证了一年四季路的畅通。
行走在峡谷,雾气涌动,能见度不足几米,可是每走一步,收获的都是满满的惊喜。目光所及之处,一棵棵高大的杜鹃树上开满了白色的花朵,一簇簇硕大的花朵在枝头恣意绽放;那一树树的花,缠绕着雾霭,在雨滴的敲打下,摇曳着白色花朵。小心抵近,细看,才发现一些杜鹃花已经有些焦边了。由于海拔、气候等原因,每年老君山上,杜鹃花绽放时间也会有所提前或推后;从山脚到山间,再到山顶,呈现在视野的是一部分杜鹃花已将要凋谢,可一部分杜鹃花却还打着花苞。今年,至少在这个峡谷,我们来得有些晚了,这些白色的杜鹃花至少已经开了一个月,期间也许还被狂风吹过,可是它们就是这样笑看人生,一切风轻云淡,依旧将自己不同阶段的美留在人间。
继续向上,一片冷杉林出现在眼前,可雨点却变得急促了起来,敲打在树冠上,大家只好在林间小道上稍作休息,顺便恢复下体力。小道两边,一棵棵冷杉,顶风冒雨,耸天傲立,苍翠欲滴。一会儿后,雨丝毫没有要停的迹象,大家只好走出冷杉林,聚集在前边“丫”字形路口。通过路口边一块牌子上的标识,我知道此处叫巨岩峰,海拔3804米,从巨岩峰到老君山姊妹潭还有1公里左右的山路。负责此次徒步的向导介绍:“从巨岩峰到姊妹潭有两条路,一条相对平缓,一条相对陡峭,但较之前的路,则陡峭了许多。由于下雨,能见度低,就建议大家不上去了。”于是,团队就沿着来时的路,原路下山了。
下山时,大家的速度快了不少,不一会儿就到了大垭口。或许是我专注于下山的脚步,或许是海拔的原因,此时站在垭口的草甸上,才发现山间的云层变薄了许多,雨也不知什么时候停了,穿在身上的塑料雨衣反而使身体有了闷热的感觉,于是赶紧脱去,装进旅行包。回望身后,怪石嶙峋,一树树、一片片,雪白的杜鹃花开在山坡处、悬崖边,斑斑点点,犹如雪后的山峦。
离开密林,坐车回到大佛殿村,抬头仰望,云开雾散,老君山那群峰叠翠的山峦便显露了出来。下午,在大佛殿村徜徉,然后静静地驻足,向着身后的老君山望去,回味上午的这场视觉与心灵的盛宴,一份难得的宁静与平和便在心中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