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3-0011 大理日报社出版权威性·影响力·责任感






2025年02月17日

永平花桥村:一棵古梅“唤醒”沉睡山村

□ 通讯员 李毅杰

永平县博南镇花桥村曾是一座默默沉淀的古村落,宁静而略显沉寂。然而,一棵古梅悄然改变了这一切。这棵古梅,便是有着“中国最美古梅”“天下第一壮梅”“世界奇梅”等诸多美誉的元代古梅。它扎根花桥村800年,历经风雨,却依然生机勃勃。

近年来,花桥村以这棵古梅为依托,深入挖掘其历史文化价值,相继举办“中国梅花精神文化论坛”“五朝古梅摄影比赛”,设立“梅友公社”“博南书院”“古梅画馆”,实施“元梅园中园”、古道万梅等项目,打造“天下第一古奇梅村·花桥”文旅品牌,开启乡村旅游“花桥模式”。

为给游客提供更丰富、优质的体验,花桥村积极引入上海山隐文化旅游公司,对原有的古税司遗址、曹家茶铺、万家马店、老电影院等进行改造,建成民宿、书屋、餐厅、咖啡厅、博物馆、书院、青旅、乡村艺术馆等旅游设施。同时,修复博南古道、整治人居环境、建设古道驿站、修复古照壁、配套建设停车场、在古道沿线种植梅树、安装道路照明灯……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游客的旅游体验,也让花桥村这个保存着最为完整古道遗址的村落蓄积起了深厚的发展潜力。

随着古梅文化的传播和乡村旅游的发展,当地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花桥村采取“党支部+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广泛动员村民积极参与到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中,将村集体收储的废旧闲置住宅和空闲地打造为书吧、百姓茶摊等公共文化活动空间以及民宿、餐饮等旅游基础设施,将闲置老屋变身精品民宿,全力发展以服务贸易型为主的“农庄经济”,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带动村镇经济发展。截至目前,花桥村共有小卖铺、饭店、客栈等20余家,提供就业岗位80余个。这朵由元梅引领开出的“经济繁花”,不仅为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物质财富,更增强了村民对家乡的归属感与自豪感。

如今,随着2023年云南·永平“花桥69”博南古道徒步越野赛、2024年“花桥69本土音乐节”、2024年云南永平·中国梅花精神文化学术研讨会暨名家邀请展、2025大理·花桥乡村艺术季和博南古道户外运动等活动的成功举办,更让这个沉寂多年的山村绽放出绚烂的“文化之花”“发展新花”“经济繁花”,展现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