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3-0011 大理日报社出版权威性·影响力·责任感






2025年02月18日

洱源县人大依法监督重实效

本报讯(通讯员 施新弟) 近年来,洱源县人大常委会始终聚焦高水平源头保护所需、高质量绿色发展所向、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所盼,坚持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全力服务洱源高水平源头保护和高质量绿色发展大局。

聚焦经济运行强监督。按照县“十四五”规划纲要制定的经济发展目标,紧扣“建设温泉康旅胜地、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示范基地”目标定位,听取审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报告,综合运用法定监督方式,全方位深入剖析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问题,不断丰富拓展人大在经济监督领域的履职实践,持续做好产业发展“接二连三”监督文章。对万头奶牛牧场建设、推动乳业高质量发展情况开展“回头看”,对烟草产业发展、帝亚吉欧云拓威士忌酒厂品牌体验中心、大理宏福现代农业产业园等进行视察,对农村公路建设、乡镇农贸市场提升改造等项目进行专题调研,助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基础不断夯实。增强监督的重点性、精准性、时效性,聚焦生态环境、工业产业、社会事业、文旅康养、乡村振兴等五大领域,精选8个重大项目建设开展“三问一评”工作监督,通过在视察调研中察实情、在一问一答间见真章、在严测实评中促提效。对大枫树光伏电站、溪灯坪金矿等项目以及云南洱源产业园区发展多次开展调研,不断推动“三大经济”发展壮大,助力工业向好发展。对农文旅温泉康养项目建设情况进行视察,对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旅游民宿发展等进行专题调研,助力县总工会将大理地热国成功申报为云南省第一批省级职工疗休养活动承接机构。不断补齐第三产业短板,“产业攻坚年”“项目突破年”行动在人大监督助推中不断取得新成效。

聚焦财政预决算、国有资产、债务管理强监督。紧扣为民监督,紧盯财政预决算审查、国有资产和债务管理强化监督,切实守好人民“钱袋子”,管好国有资产“家底子”。推动财政预算审查监督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进一步拓展,推进财政审查监督从事后监督向事前、事中环节延伸。听取和审议财政决算、预算执行情况报告,两次听取和审议县本级财政预算调整方案并依法审查批准,促进财政资金使用依法规范、效益提升。进一步强化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加大对政府债务的法定监督力度,听取政府隐性债务、再融资债券管理等情况报告,开展2024年度新增政府债券管理情况调研,审议政府债务管理情况报告。听取和审议财政收支审计工作、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等报告,开展满意度测评,推动审计发现问题有效整改。

聚焦生态保护强监督。坚决扛牢扛实洱海源头保护政治责任,围绕省委、省政府“三治一改善”治湖部署的落实,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监督力度,助力“保护提质年”行动落实见效。持续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海保护管理条例》,突出入洱海河流水质改善、城乡生活污水处理、生态河道建设、库塘湿地提升等重点开展督导,听取审议城镇及村落污水收集处理运行、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落实、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等报告,助力全县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对部分山水项目建设、绿美河湖和绿美交通建设情况开展专题调研,有力推动洱海源头保护创优提质,美丽洱源绿色底色更加鲜明。

聚焦社会民生强监督。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用监督实效保障民生、服务人民。突出民生保障,对全县教育、医疗、卫生等工作开展专题调研,推进宁湖三小建设,顺利实现洱源三幼招生入园、村(社区)卫生室“两病”基药品种扩增,全县教育医疗保障水平不断提升。紧盯民生实事,对农村居民持续增收、10件惠民实事落实情况、殡葬改革等工作开展专项视察,有力推动民生实事落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准党的民族宗教工作方针,听取审议全县民族宗教工作情况报告,州县联动组织州中医院专家到西山乡开展送医下乡活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持续有力推进。坚持人大协商为民,积极协调争取资金21万元,以人大协商方式得以圆满解决,充分彰显了“民呼我应、人大有为”的责任担当,用“小问题”的解决换来“大民心”的赞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