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饭后,我站在南涧县城南涧河的彩云桥上,放声高唱心中的歌,脚下泛着清波的南涧河也跟我一起唱出幸福的歌。
这不禁让我想起1994年从无量山区调到县城工作时的南涧河。那时的南涧河雨季下暴雨时会冲田毁坝,持续干旱的季节则会出现断流。经各级政府的努力,森林覆盖率不断提高,生态环境日益改善,南涧河也不再断流。然而,旧的矛盾刚刚解决,新的矛盾又接踵而至,当时的人们还缺乏保护河流的意识,还没有保护河流的习惯,南涧河边的一些居民和店主随意把垃圾倒入南涧河里,影响了县城的形象,污染了下游的河流。对此,2001年,《南涧报》与县城建局联合举办了一次“城建环保之窗”征文活动,我的征文《强化群众环保意识》由于提出了解决南涧河污染问题的思路,得到评委的肯定,荣获了二等奖。
2006年,南涧县抓住新修的祥临二级公路从县城经过的机遇,把县城段4公里长的南涧河东移了200多米,增加了县城区域东西向宽度,提高了防洪能力,并对南涧河县城段的河道进行了硬化。此后,又在南涧河的西岸修建了长3.7公里的涧河宋词长廊,让居民茶余饭后有了一个鸟语花香的休闲、散步的好去处。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亲临大理洱海边,指示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大理州牢记嘱托,扎实行动,以洱海的抢救保护与流域的生态治理和转型发展为纲,使洱海水质持续向好,实现了全州河湖生态治理的纲举目张。通过实行河长制和生态之治,如今的南涧河县城段河道又成为了会呼吸的河道,河中芦苇摇曳、水草依依、野鸭鸣叫、鱼儿欢畅,真正实现了水清、河畅、岸绿、景美。2023年,南涧河县城段被命名为大理州的绿美河湖,增添了县城居民的幸福指数。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几年,南涧县乐秋乡全力打造“涧水之源,绿美乐秋”,投资4.6亿多元建成蓄水近2000万立方米的乐秋河水库,守护好了南涧河源头的一泓清水,使南涧河清水长流,使县城的生产生活用水和县城周边的绿化灌溉有了可靠的保障,为县城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