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3-0011 大理日报社出版权威性·影响力·责任感






2025年03月01日

巍山县:板蓝根青菜“争鲜”上市

□ 记 者 杨铁军 杨福寿

通讯员 董友喆 杨继稳

早春二月,春菜上市。在北京、上海等商超的货架上,一款名为“板蓝根青菜”的蔬菜吸引了不少消费者尝鲜。这种爆火的新型春菜产自于大理州巍山县。

清晨7点,在巍山县大仓镇田间,通过有机种植的板蓝根青菜已经成熟,绿油油的菜叶上,露水还未散去,蔬菜基地的工人们正忙着采摘鲜嫩的板蓝根青菜。“我们的工人早上7点不到就开始采摘,每棵菜采摘的长度控制在25—35厘米间。到8点多,菜薹已经基本采摘结束,主要目的是保持菜的新鲜和嫩度。”巍山县乐宁农场董事长字清贤介绍道。

这批板蓝根青菜是去年10月份种下的。2024年,巍山县乐宁农场在当地流转了700多亩土地,引进华中农业大学傅廷栋院士团队研发的板蓝根青菜种源和种植技术,利用当地土壤气候条件,采用无公害有机种植,目前,已经采摘了四茬。字清贤告诉记者:“通过土壤气候等综合分析,巍山坝子日照时间长,土肥条件好,非常适合在春季栽种板蓝根青菜。目前种植规模是786亩,在巍山大仓、永建等4个乡镇栽种,据测算,亩产在2.5吨到3吨左右,按照订单价格每公斤8元交售。在内地城市商超,板蓝根青菜一份300克,售价为12.9元,换算下来每公斤售价43元。”

采摘好的蔬菜必须及时保鲜储存。上午8点多,刚从菜地采收的板蓝根青菜被迅速运送到1公里外的冷库,在这里经过精心挑选、分拣后,进入恒温在1℃的冷库进行打冷保鲜,让蔬菜锁住水分,进入“休眠状态”。巍山县乐宁农场冷库负责人罗文斌介绍:“采收的菜薹要第一时间分拣后进入冷库,用泡沫箱保温打包,采用物理降温法,打冷12个小时到16个小时,这样才能锁住蔬菜的水分和营养。”

在蔬菜打冷时,冷链物流运输车已早早等候在冷库外,打冷一结束,工人们就迅速装车,并调整好车厢内的温度,让蔬菜在整个运输过程中保鲜而不受损。“整车采用物流公司的冷藏车,车内温度达到恒温0℃到1℃之间,车上配备了GPS定位和温度追踪,实时定位。整车到达目的地大概30个小时,最晚48个小时。”罗文斌说。

当天下午,满载1500多箱板蓝根青菜的冷链车驶出冷库,朝着北京方向进发。在运输途中,“车载北斗定位+云端温控平台”实时监测,保证蔬菜的新鲜,40多个小时后,这批蔬菜就能进入北京市的商超,市民们就能品尝到来自大理巍山的“春天的味道”。

据了解,板蓝根青菜是华中农业大学傅廷栋院士团队历时17年研发出的一种新型功能性蔬菜,它由油菜和板蓝根杂交而成,品种登记名称为“菘油1号”,蔬菜名为“板蓝根青菜”。浙江亿晨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卜丰原介绍:“它既有油菜的外观形象和食用口感,又有中药材板蓝根的药用功效。不仅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抗氧化物质,还具有增强免疫力、抗病毒、清热解毒等功效,是一种把营养性和功能性聚于一体的新型蔬菜。”浙江亿晨果业有限公司获得华中农业大学种植授权,由巍山县乐宁农场组织栽种,公司与盒马鲜生超市签订供货合同,是全国盒马鲜生超市的独家供货商。

据初步统计,每亩板蓝根青菜产值达2万元,同时,种植基地流转土地并大量使用当地劳动力,使当地群众增加了土地出租和劳务的收入。字清贤表示,在今年种植成功的基础上,农场计划在巍山县把种植面积扩大到5000亩,整个种植过程采取标准化管理,将板蓝根青菜发展成为当地的一项特色产业,促进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