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传武 沈洪斌 文/图
生于侨乡,长于侨乡,罗志华在工作之余努力收集宾川县金牛镇柳家湾华侨社区反映早期侨乡建设与侨民生活的老照片、日常生活用品等,正在筹建私人侨乡博物馆,为人们留下可寻、可看的侨乡乡愁与根脉。
1965年8月罗志华出生于宾川县太和华侨农场的一个印尼归侨家庭,这一年是他父母回国后的第5个年头。儿时,父辈垦荒种地、兴修水利、辛勤劳作的身影和不畏困难、勇于担当的精神深深留在他的记忆里。1985年10月,罗志华高中毕业后参军入伍成为一名光荣的武警战士,1987年11月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89年3月罗志华退伍回到国营太和华侨农场派出所工作。作为侨眷,罗志华爱侨、知侨、懂侨,他先后在太和华侨农场、彩凤华侨农场和金牛镇工作,始终没有离开过华侨农场,没有离开过侨务工作,默默无闻地坚守在平凡的岗位上,积极参与华侨农场体制改革、华侨农场归难侨危旧房改造、华侨社区不动产登记办证、社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柳家湾华侨社区乡村振兴试点等工作,为促进广大归侨侨眷与宾川各族群众互嵌共荣,共享发展成果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
在工作中,特别是在迎侨堂和侨史陈列馆筹备和建设中,他发现,农场早期的老照片和老物件收集非常困难。于是,他在工作之余,一家一家走访,寻找还留存在侨乡民众家中的老照片和曾经乡亲们用过的老物品。多年来,他已收集到老照片2000余张和很多反映农场早期人们生活的老物件。在迎侨堂和侨史陈列馆建设中,他就捐出了自己收藏的12件文物、9件文献资料和368幅图片。
罗志华在工作中主动探究侨乡文化,聚焦根脉传承,唤醒乡愁记忆,让侨乡文化在新的发展历程中焕发出新的活力,并主动参与项目规划设计、史料征集整理、展厅布置等工作。发起组建了以侨二代为主的“金侨乐队”,并担任乐队主唱,带领乐队和柳家湾文艺队精心编排了《侨乡风情》《巴巴呀》《丰收乐》《相聚》等一批颇具南亚、东南亚风情特色的文艺节目,随云南省侨联印尼归侨侨眷联谊会到印尼泗水开展中国传统文化交流。2023年,在第十一次全国归侨侨眷代表大会上,罗志华被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国务院侨务办公室授予“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60个春秋,罗志华经历了华侨农场改革发展的历程,并伴着侨乡的发展共成长,他既是农场建设的参与者,也是受益者。去年,罗志华虽然已退休了,但他并没有闲下来,把收集到的侨乡老照片、文献资料、老物件整理好,为建成自己的私人侨乡博物馆作准备,让侨乡的乡愁和根脉可寻、可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