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赵丽花 尹亚萍
李承栋,政协大理州第十四届委员会委员、弥渡县云南龙承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监事长。
2月27日,李承栋做客由政协大理州委员会和大理州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的全媒体直播节目《大理州政协委员访谈录》,就县级建筑业发展的实践与思考、政协委员履职尽责等话题与大家一起交流分享。
深耕建筑行业
参与县级重大项目建设
主持人:李委员在建筑领域深耕多年,在您负责公司项目管理的这些年里,都参与了哪些县级重大项目建设呢?
李承栋:我2008年从华中科技大学法学专业毕业。2010年,回到弥渡进入了弥渡县第八建筑工程公司,也就是现在云南龙承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的前身。在公司领导的指导下,我一点点积累经验,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慢慢熟悉了建筑行业的各个环节。2013年7月,我担任了公司监事长,开始负责公司的经营管理工作。
近年来,我们公司参与了不少弥渡县内的重要项目。比如第二期弥渡县密祉镇永和村乡村旅游发展项目,这个项目对当地乡村旅游的发展意义重大。我们在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当地的文化特色和旅游需求,打造出了既美观又实用的建筑和配套设施,吸引了不少游客,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还有弥渡县2023年后期扶持项目,涉及栗树营水库、彭家庄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寅街镇勤劳村的农文旅产业发展,我们通过建设相关基础设施,为当地产业融合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另外,像弥渡县苴力镇白邑村农业产业发展以工代赈项目、第二期弥渡县2023年增发国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等,这些项目涵盖了农业、水利、建筑等多个领域,我们都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一次性验收合格率达到100%,也得到了业主的高度认可。
主持人:能取得这样的成绩,真的很不容易。当下,县级建筑公司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不少挑战,您作为管理者,对当前县级建筑公司的生存现状有怎样的看法呢?
李承栋:确实,现在县级建筑公司面临的困难不少。要突破困境,我觉得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一是项目承接,要避开和大型企业的直接竞争,找准自己的定位。可以聚焦本地民生工程、中小型基建项目,还有农村住房改造这些细分领域。县级建筑公司虽然规模小,但灵活性高,能够更好地满足这些项目的个性化需求。二是在施工技术上,要积极借助政策扶持,引入一些适合我们的新技术,比如装配式建筑技术、绿色建材的应用等。像推广轻钢结构农房,就很适合农村地区,既环保又能缩短工期。三是加强企业间的联合发展,和周边县市的建筑企业组建产业联盟,大家共享资源、共同承担风险。也可以考虑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社会资本,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四是在人才方面,要加强培养和引进。和本地的职业院校合作,定向培养适合企业的技术工人和管理人才。同时,完善企业内部的激励机制,提高员工的福利待遇,给他们提供更好的职业发展空间,这样才能留住骨干员工。
助力乡村振兴
积极发挥建筑企业作用
主持人:有效推进乡村振兴是国家的重要战略,乡村振兴的许多方面都离不开建筑企业的参与。咱们公司作为县级建筑企业打算如何发挥作用、助力乡村振兴呢?
李承栋:我们公司一直很关注乡村振兴,也希望能为家乡的农村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一是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农村的道路、桥梁、水利设施对农业生产和乡亲们的生活至关重要。我们会充分利用公司的专业优势,把这些基础设施建设好、维护好。二是在改善农村居住条件上,现在很多农村的房子还是老样子,有些甚至存在安全隐患。我们会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和乡亲们的需求,为他们设计和建造既安全又舒适的住房。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采用一些节能环保的建筑材料和技术,让房子住着舒服,还能保护环境。三是我们还想为农村培养建筑方面的人才,组织一些培训活动,教给乡亲们建筑施工的技能和知识。这样不仅能让他们在家门口找到工作,增加收入,还能为农村的建设储备人才。四是我们也打算积极参与农村的公共建筑建设,比如学校、卫生室,为农村的教育和医疗事业提供更好的硬件设施,让乡亲们享受到更优质的公共服务。
目前,我们公司正在承建几个和乡村振兴相关的项目,比如弥渡县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项目(二标段)EPC总承包,这个项目主要包括传统民居宜居性改造、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建设、消防设施建设、村落整体风貌提升等内容,对保护和传承传统村落文化意义重大。还有第二期密祉镇永和文盛街人居环境提升项目,包括强电入地、弱电入地、污水收集处理等工程,这些项目能实实在在地改善村民的生活环境。2024年第一期弥渡县国家级杂交玉米制种大县制种能力提升建设项目EPC总承包,通过建设玉米制种基地,能改善农产品种植条件,助力县域经济发展。我们公司坚持“立足本地、服务民生、拥抱变革”的理念,在这些项目中不断探索创新,希望能在乡村振兴中找到更多的发展机会,实现企业和乡村的共同发展
。
积极履职尽责
推动各项工作落实
主持人:作为州政协委员,您提交的提案主要关注哪些方面的内容呢?这些提案都取得了什么样的效果?
李承栋:我提交的提案涉及多个领域。就拿交通方面来说,2019年,我发现弥城镇祥和路嘉利富超市那一片交通状况不太好,道路狭窄,小区住户集中,周边商业经营又多,车流量、人流量特别大,经常堵车,给附近居民出行、办事带来了很大不便,也影响了当地的发展。于是在当年的政治协商会议上,我提出了“弥城镇祥和路嘉利富超市规范停车的提案”。提案提交后,我一直跟踪落实情况。后来,弥渡县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还联合住建、综合执法等部门治理车辆乱停乱放和商户占道经营的问题;同时,全县很多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的停车场也都对外开放了,停车难的问题得到了很大缓解。
在税收政策方面,2016年5月“营改增”政策实施后,建筑行业受到了不小的影响。我们公司在采购建筑材料时,需要供货商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但很多供货商都不太清楚这个事儿,我们自己也不是特别明白。所以在2017年的政治协商会议上,我提出了 “关于营改增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提案”。没想到,次月弥渡县国税局就组织专业人员到我们公司来培训,还带来了相关分管人员。我们公司把合作的供应商也都叫过来一起学习,大家在培训中互相交流,对 “营改增” 政策、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以及抵扣程序都有了更清楚的认识,也为宣传国家税务改革出了一份力。
另外,我还关注到建筑行业发展的问题,提出了“关于扶持建筑业企业高质量健康发展的提案”。我在提案中建议州住建局和建筑行业协会给建筑企业一些引导,对资质晋升的企业给予鼓励;政府发包项目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本地企业;同时解决州内的税源之争,减少建筑企业成立分公司的负担。
主持人:就业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作为地方性的建筑企业,您所在的企业是如何为当地提供就业机会的?
李承栋:我们公司作为土生土长的本地建筑企业,一直都深知为当地创造就业机会的重要性。在招聘的时候,我们会优先考虑本地居民。每年都会从本地招聘一些建筑相关专业的应届毕业生,给他们提供实习和就业的机会,让他们能在家乡开启自己的职业生涯。我们还和本地的就业部门、职业学校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和就业部门合作,他们能帮我们宣传招聘信息,让更多人知道我们公司在招人;和职业学校合作,我们会参与他们的人才培养计划,给学生们提供实习的场所,让他们在学校里学到的理论知识能在实践中得到锻炼。等他们毕业后,我们还会优先录用表现优秀的学生,这样既解决了学生的就业问题,也为公司储备了人才。另外,在项目施工过程中,除了长期雇佣的员工,我们还会根据项目的实际需求,招募一些临时工。而且,我们在施工过程中还会组织一些技能培训,让这些临时工也能学到一些建筑方面的技能,以后找工作也能多一分竞争力。总之,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方式,为当地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带动大家一起增收致富。
主持人:李委员,在忙碌的工作之余,您和公司是如何参与公益事业的呢?
李承栋:我一直觉得,企业发展离不开社会的支持,所以有能力了就该回馈社会。这些年,我们公司和我个人都积极参与了不少公益活动。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从2017年到现在,我累计捐款5万多元。这些钱虽然不算多,但也是一份心意,希望能帮助贫困地区的乡亲们改善生活。教育是国家的未来,我们也很关注弥渡的教育事业发展。我分别向密祉镇教育促进会捐款7万元,向弥城镇教育促进会捐款2万元,希望能为家乡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出一份力。我向“2023小河淌水半程马拉松”捐款1万元,还向弥渡县篮球协会捐款1万元,支持家乡体育活动的开展。另外,响应家乡绿化美化的号召,我们公司向“一河一路”植树项目捐款2.5万元,为家乡的生态环境改善做点贡献。看到这些捐款能发挥作用,我心里特别欣慰,也很荣幸能获得弥渡县政协授予的2018年度政协脱贫攻坚“助推行动”优秀委员,还有共青团弥渡县委和弥渡县希望公益服务中心授予的“助学圆梦·爱心永存”牌匾这些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