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3-0011 大理日报社出版权威性·影响力·责任感






2025年03月13日

教育工作需要调查研究

□ 王朝辉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首先要搞清楚: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期盼是什么?怎样才能准确把握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期盼?我想,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加强调查研究,就是问计于师生,问计于家长,问计于一线学校。教育工作牵涉千家万户,是最直观的民生事业,人人都有发言权,所以上至一个学校的办学思路,下至一个班级的作业设置,都需调查研究后进行科学论证,不可任性而为。

当前,洱源教育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新的战略任务和新的战略要求。教育高质量发展面临不少深层次矛盾,躲不开、绕不过,各种风险挑战、困难问题比以往更加严峻复杂,迫切需要通过调查研究把握新形势下洱源教育工作的本质和规律,找准阻碍教育发展的症结。

调查研究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洱源县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其本质是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回应洱源人民对优质教育的关切。我们的调查研究就要着眼于,怎样提高洱源的教育教学质量,怎样让学校有吸引力,怎样让学生热爱学习,怎样让老师爱岗敬业,怎样让家长满意、社会认可。

调查研究要直面问题,实事求是。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要直奔问题去,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不尽相同,这就要结合岗位实际和工作需求,不宜越俎代庖,应带着困扰我们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调查研究。但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情况是,一些“老问题”反复地被提起来又放下去,究其原因,在于没有把已经意识到的问题和已经展开了的调研及时引向深入,转化为决策方案,缺少的是解决问题的勇气和办法。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实事求是,把握自己的角色定位,遵循教育规律,去满腔热情地搞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调查研究要透过现象,抓住本质。我们的生活被现象包围,街头巷尾关于教育的谈资也多是对教育现象浮光掠影的呈现,并不能概括教育的全貌甚至某一个方面。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只有通过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把大量和零碎的材料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思考、分析、综合,加以系统化、条理化,透过纷繁复杂的教育现象抓住其背后的本质,找出它的内在规律,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在此基础上作出正确的决策。我们的调查研究要谨防迷失于现象之中,更要谨防在现象中丧失信心。

调查研究要转化成果,敏于落实。我们常常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各级各类关于教育工作的调研频频开展,各类教育方面的调研报告甚至是提案、建议连篇累牍,但最终的“成果转化”却远差预期,一些在调研中被反复提及也能解决的问题,却久拖不决,问题大抵就出在没有做好调查研究的“后半篇文章”上。衡量教育方面的调查研究搞得好不好,不是看调查研究的规模有多大,不是看时间有多长,也不是看调研报告写得怎么样,关键要看调查研究的实效,看调研成果的运用,看能不能把某些教育问题解决好。

教育工作纷繁复杂,但有其规律性和矛盾点,不管是针对个别问题还是面上的问题,一旦在调查研究后制定出科学有效的方法措施,哪怕用百分之三百的时间精力也要把它落实好,这样的教育工作调查研究才有价值。

(作者单位:洱源县教育体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