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高文) 2024年,剑川县以创优提质为抓手,全力打好“九大攻坚战”,全县经济总量达75.42亿元,经济社会呈现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产业发展步伐加快。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粮食产量达9.23万吨,完成烟叶收购10.05万担,实现烟农收入1.94亿元。成功申报为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0.19亿元。工业发展积势蓄能,成功申报云南剑川省级特色产业园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实现5亿元,市场主体净增964户,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97亿元,完成外贸出口金额3805万元。
发展基础愈加牢固。凝心聚力打好项目投资攻坚战,完成报批土地113亩、林地1260亩,争取中央(省)预算内、增发国债、超长期特别国债等项目66个,资金3.63亿元。新入库项目67个,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30.68亿元。30户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南城门恢复重建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用,老君山马登中型灌区、玉华水库等7个增发国债项目全面完工,全县新签约项目16个,引进州外到位资金6.76亿元。
生态环境持续向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深入推进,县城空气质量优良率连续4年达100%。剑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PPP项目、洱海补水生态河道治理工程等项目建成投运,剑湖湿地被纳入全国候鸟迁飞通道关键栖息地。河湖长制、林长制持续深化,剑湖、黑潓江沙溪镇段被评定为2023年度云南省绿美河湖标杆典型。新建勤学园等口袋公园6个、拆墙透绿8家单位,成功创建省级绿美校园1个、绿美村庄1个。
城乡融合协调发展。精准开展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工作,新识别纳入140户500人,消除风险602户2401人,转移脱贫劳动力1.42万人。争取浦东新区、中国电建集团帮扶资金6095万元,实施项目45个。完成棚户区改造150套,先后实施老旧小区改造27个,获评2024年全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升级优秀典型县。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完成自然村垃圾处理设施110个,覆盖率达94.68%;集镇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达85.71%;累计完成官宅村等49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覆盖率达55.06%。
文旅引领出圈出彩。《东山放羊调》等一批文艺作品屡获大奖,新增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人、州级32人和省级非遗工坊2个。《大理州剑川县:立足优势资源,做强木雕产业,促进乡村振兴(案例)》入选文化和旅游部优秀案例,沙溪古镇被命名为2024年全国“最美小镇”,石龙村入选第一批云南省金牌旅游村,董月畅黑陶入选2024年省级文旅新业态企业认定名单。全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456.9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花费65.88亿元。
民生保障扎实有力。始终把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作为头等大事,84.59%的财政支出用于民生。建成省级青年创业社区1个,开展专场招聘15场次,转移农村劳动力7.25万人次、就业培训1.4万人次,发放外出务工交通补贴341万元、创业担保贷款5394万元。争取教育薄弱环节提升建设项目9个,全县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3.93%,适龄儿童、进城务工随迁子女、残疾儿童入学率均为100%。县医院推出午间、夜间门诊和县域内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等便民利民措施,县中医医院顺利通过“二级甲等医院”评审验收。持续关爱“一老一小”,建成“幸福小院”51个。发放各类救助资金5840万余元。剑川县被列为大理州首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县试点,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的良好局面持续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