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3-0011 大理日报社出版权威性·影响力·责任感






2025年03月15日

沪滇协作科技赋能破解难题,漾濞县顺濞村——

清水上山为种植业发展“解渴”

□ 通讯员 罗秋萍 左丽秀

在群山环抱的漾濞县顺濞镇,一股清泉正沿着蜿蜒的管道攀上山腰,流进村民的水缸、灌溉农田,也“流”进了村民们的心坎里。

“俗话说水往低处流,可现在建设了自然能提水站,实现了水往高处流。”顺濞镇顺濞村第四村民小组合作社负责人罗忠平介绍,受山势高用水困难等影响,之前村民主要种植玉米、小麦等传统作物,产量低,现在提水上山,村民可以种植经济效益更高的作物。

顺濞镇顺濞村属于亚热带和温带高原季风气候,干湿季节分明,雨量分布不均,且地形以山地为主,区域内河流落差较大,人畜饮水和农作物灌溉用水成了大问题。经多方努力,顺濞镇争取到上海市奉贤区对口支援项目资金650万元,通过沪滇协作实施自然能提水工程项目,历时5个月建成扬程400米、每天提水850立方米的自然能提水泵站,将海拔1400米处的阿尼腊河河水提升至海拔1800米处的顺濞村高位蓄水池中,然后分两边输送到第三、第四村民小组。

顺濞村提水项目解决了两个村民小组100多户的季节性缺水问题,保障了1000余亩农作物灌溉用水及1500多头大牲畜饮水,增强了群众发展贡菜、红花、辣椒种植以及牛羊养殖等产业的信心。

“提水项目为我们持续发展生产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后续我们会加强对设施的维护管理,因地制宜发展产业,让沪滇协作项目发挥1+1>2的效益。”顺濞村村委会主任杨志忠笑容满面地说道。

下一步,顺濞镇将继续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优化山区水资源配置格局,不断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依托“党建+”模式,不断壮大产业发展,努力实现产业振兴、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