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3-0011 大理日报社出版权威性·影响力·责任感






2025年03月18日

南涧县举办中医药文化夜市活动——

夜市中医韵 健康不打烊

市民带着孩子在南涧县中医药文化夜市体验中医药文化。(摄于3月13日)

□ 通讯员 左世玺 文/图

3月13日至14日,南涧县以“夜市中医韵,健康不打烊”为主题,在县中医医院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中医药文化夜市活动。通过文化展示、诊疗体验、趣味互动三大板块,将中医药的千年智慧融入市井烟火,为市民打造了一场沉浸式的中医药文化盛宴。

中医文创产品展示区:指尖上的匠心传承。活动现场,琳琅满目的中医药文创产品吸引了大量市民驻足。助眠香囊、紫草润唇膏、艾灸枕等实用养生物件,将中药功效与生活美学巧妙结合。其中,滴胶挂件和中草药扇以透明材质封存党参、金银花等药材标本,既保留了药材的自然形态,又成为独特的装饰品;而养生手串、香珠手串则选用檀香、沉香等材料,让佩戴者在举手投足间感受药香萦绕。本地彝药展台更是亮点频现,彝族传统草药配伍的健脾汤料包、养脾化积汤料包,展现了民族医药的独特智慧。

中医美食体验区:舌尖上的药食同源。围炉煮茶的炭火旁,市民们一边品鉴山药茯苓小花糕、龟苓膏等药膳甜品,一边聆听工作人员讲解“药食同源”理念。中药奶茶、美容养颜汤、减肥茶等创新饮品,以桑葚、玫瑰、陈皮等为原料,既满足了味蕾又兼顾健康需求。儿童体验区中,梨膏棒棒糖、山楂苹果酱等零食化产品,让家长直呼“孩子终于愿意主动接触中药了”。

药膳与养生方体验:古方的当代演绎。药膳展示区飘香四溢,秋梨白藕汁润肺止咳,五指毛桃根炖鸡健脾祛湿,羊肉羹温补气血,引得市民排队品尝。养生方体验区则提供“可带走”的健康方案:痔熏洗方、中药泡脚包、儿童健脾汤料包等被装入精致小袋,附赠使用说明书,方便居家调理。一位老人捧着养脾化积汤料包感慨:“这些方子简单实用,比吃药更让人安心。”

特色疗法现场体验:从“治已病”到“治未病”。在中医特色治疗区,拔罐、推拿、耳穴贴敷等传统疗法前排起长龙。中药热奄包缓解了上班族的肩颈酸痛,小儿推拿让哭闹的幼儿瞬间安静,膏摩技术则通过中药与按摩的结合,为市民演示了“外治内调”的奥妙。一位体验者表示:“平时总觉得中医神秘,今天亲身体验才发现如此贴近生活。”

名中医义诊:把脉问诊送健康。来自州中医医院和南涧县中医医院的10余名专家坐镇义诊区,为市民提供免费诊疗服务。春季大锅药熬制现场,由黄芪、防风、白术等配伍的防疫汤剂热气腾腾,工作人员一边分装一边讲解:“春季养肝护脾,这锅汤能帮助大家提升正气,抵御外邪。”活动第一天共发放汤剂2000余份,惠及群众超1500人(次)。

游戏化传播:在玩乐中传承文化。互动区成为全场人气焦点。“中药猜猜猜”游戏中,市民通过观察药材实物或气味盲猜名称,亲子家庭组团挑战的欢笑声此起彼伏;“穴位贴贴乐”摊位前,参与者争分夺秒将贴纸精准定位到足三里、合谷等穴位,工作人员则趁机科普经络养生知识。最受欢迎的“中药卡片记忆挑战”则考验参与者对药材功效的速记能力,一位中学生连续答对五味子、当归等五张卡片,赢得满堂喝彩。

打卡分享与知识竞赛:线上线下联动传播。“夜市打卡分享”活动掀起社交平台热潮。市民拍摄药膳制作、八段锦教学等短视频,搭配“南涧中医夜市”话题发布,最高播放量突破3万次。中医知识抢答赛主舞台上,主持人抛出“枸杞性味归经”“八段锦第一式名称”等问题,观众踊跃举手,答对者不仅获得香囊奖品,更收获了一份文化认同感。

夜幕下,八段锦表演的柔缓招式与夜市灯火交相辉映,千年中医药文化正以年轻化、生活化的姿态,融入寻常百姓的烟火日常。这场“不打烊”的健康之约,不仅是一次文化复兴的生动实践,更开启了中医药服务大众、赋能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