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3-0011 大理日报社出版权威性·影响力·责任感






2025年03月19日

洱源县——

金融助力县强民富产业兴

□ 通讯员 戴灿涛

近年来,洱源县锚定“建设温泉康旅胜地、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示范基地”发展定位,持续优化金融服务,在资源开发、文化传承、文旅融合上发力,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梅果变“金果”

地处横断山脉与云贵高原交界地带的洱源县种植梅子历史悠久,享有“中国梅子之乡”“中国古梅之乡”美誉。“洱源梅子”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已被纳入第三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多年来,洱源县因势利导,出台扶持政策,制定奖励措施,鼓励群众大力发展梅果产业,全县梅树种植面积扩大到10万余亩,梅果产业逐渐成为助推洱源县富民强县和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之一。

洱源县茈碧湖镇松鹤村是一个典型的彝族村寨,有梅园1.2万亩。通过洱源农商行的信贷支持,发展出一大批从事梅果收购、加工、运销的经纪人,提高了梅果产业的总产值。罗筛雄是土生土长的松鹤村人,从事梅子种植、收购和梅果加工、销售,业务不断做大做强,年收购加工果品200多吨,年产值110多万元,还吸纳了周边村民在家门口打工挣钱。

石头变“宝石”

在洱海的源头,点苍山云弄峰背面,有一个闻名遐迩的白族古镇——凤羽,这里素有“文墨之乡”“砚台之乡”美誉。

“现在喜爱国学的人越来越多,不少中小学校还开设毛笔课。对凤羽砚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机遇。”云南石雕艺术大师、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凤羽砚台制作技艺州级代表性传承人张跃堂说。近年来,随着产业发展金融支持政策的推出,凤羽砚台的制作环境和发展规模有了较大提升,推动凤羽砚台制作技艺更好地保护与传承,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据介绍,凤羽砚台年销售1000多方,产品销往省内外。

温泉变“银泉”

洱源县牛街乡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地热资源,为打造康养胜地奠定了基础。

近年来,牛街乡温泉资源得到有效开发利用,一座座农家院依山就势,打造成为错落有致的温泉民宿,吸引了各地游客来此旅居、度假。据了解,2024年,全乡共接待游客13.73万人次,旅游收入实现1600多万元。洱源牛街百泉湾温泉酒店经纪人翁国梁说:“我们近期经营情况较好,主要接待昆明、迪庆、丽江及大理等地的游客,酒店入住率接近80%。洱源农商行及时为我们发放了贷款500万元,作为周转资金,酒店的基础设施得到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