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寸红亮 辛文才
近年来,鹤庆县紧紧围绕“健康中国”战略部署,针对县域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基层医疗资源不足、群众看病就医不便等问题,以“强基层、惠民生”为导向,通过体制机制创新、资源整合共享、人才技术下沉等措施,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乡(镇)、村延伸,切实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构建分级诊疗新格局。
创新人才下沉机制,缓解基层人员不足。出台《鹤庆县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实施方案(试行)》,整合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资源,组建以县人民医院为龙头的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城乡医疗卫生机构对口支援工作的实施意见》,根据系统内人员结构、乡(镇)卫生院需求及支援医院人力资源等情况,积极探索“县管乡用”人才流动模式。县级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定期驻点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开通绿色转诊通道,乡(镇)医务人员定期到县级医院轮训。建立对口帮扶、定期轮岗,强弱项、补短板,激活基层运行活力。2023年以来,县级医疗卫生单位共派出19人支援9个乡(镇)卫生院,通过线上线下培训、实地督导等方式,覆盖全县95%以上村医。2024年,全县医疗机构患者住院次均费用同比下降319元。
完善信息系统建设,打通服务群众堵点。2023年,筹集资金3000万元,实施紧密型医共体信息化平台建设,实现县级医院与乡(镇)卫生院影像、检验、病历数据互联互通,建立远程诊疗、影像、心电(超声)、消毒供应等中心。截至目前,影像中心已为乡(镇)卫生院完成9414例远程影像诊断;远程诊疗中心开展远程会诊8例,心电中心实现上联州人民医院、下通各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诊断33192例,上传州人民医院心电中心249例;区域消毒供应中心已与4家试点医共体成员单位开展合作。通过远程视频会诊和智能系统助诊,提高了基层机构的诊疗水平和服务质量。持续开展“月月有义诊”活动,每月巡回偏远村社,服务群众2.2万人(次)。
强化服务能力建设,提升基层群众满意度。以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与保障能力提升(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项目为抓手,巩固拓展乡(镇)卫生院慢病管理中心和心脑血管救治站服务,积极推进慢病诊疗专科和康复科建设。县级医疗机构定期对乡(镇)卫生院开展业务技术、设备等多种帮扶,改善基层就医环境,提高基层业务技术水平,初步实现“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康复回基层”的合理就医秩序。目前,3个乡(镇)中心卫生院服务能力已达国家推荐标准。积极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实现乡(镇)卫生院“中医馆”全覆盖,开展6类10余项中医适宜技术服务,基层中医药服务占比达45%。推行“家庭医生签约+健康管理”模式,重点人群实现应签尽签,高血压、糖尿病规范管理率分别达89.25%、81.03%。同时,按季度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督导,确保服务质量,基层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