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3-0011 大理日报社出版权威性·影响力·责任感






2025年03月20日

文墨古城——剑川

□ 曾丽霞 史漾滨

在大理的北部,有一座名叫剑川的古城。它的名字里藏着锋芒,而城里,却尽是柔软时光,让人在交错的岁月里,找到一种静谧的归属。

据《肇域志·云南志》等史料记载,“剑川,境内有天然湖泊,湖尾河古称剑川(剑,河尾水势急如剑,因名),县以河名。”公元1271年,剑川设县,为剑川最早设县的时间。

剑川地处南方丝绸之路和滇藏茶马古道主干线上,山川在这里交汇,文化在这里交融,仿佛天地间的笔墨,勾勒出一幅古老的画卷。而这座城,便是画卷中最温柔的一笔。

剑阳楼是剑川的代表性建筑,目前这里是国家方志馆南方丝绸之路分馆。如果说大理是喜马拉雅世界屋脊的屋檐,剑川就处在屋脊和屋檐的交界地带,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带来了文化的交融。剑阳楼就是剑川木雕、石雕和文化凝聚的象征。

剑川古城的格局,像一盘古老的棋局,纵横交错。从南门到北门,是茶马古道留下的商旅驿站,如今依然是热闹的商业街区。石板路上,仿佛还能听到马帮的铃声,带着岁月的回响。

从东边的文照街到西门口,则是文化名人街区。西门街的青石板路,泛着温润的光,自古城建成以来,便按照士大夫的等级观念,正中的青石板路,只许读书出仕之人行走,其余之人只能靠两边行走,体现着“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儒家思想。

剑川是文献名邦,这里尊儒重教,有很多文化名人,赵藩就是其中的代表,他的武侯祠攻心联、大观楼长联传颂至今,他的治学态度也在这里得到传扬。

景风公园古建筑群古朴宁静,这里曾是供奉乡贤牌位之所,也是文庙所在之地,这里象征着剑川千年文脉的传承。

在这座600多年的古城里,时光仿佛停滞了。明代院落20多院,清代院落140多院,静静地伫立在街巷深处。那些“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宅院,像一位位沉默的老者,守护着古城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