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3-0011 大理日报社出版权威性·影响力·责任感






2025年03月21日

弥渡县靠前监督——

为以工代赈项目注入“廉动力”

□ 通讯员 李丽君

“老乡,你是不是以工代赈示范工程的务工人员?有没有领到工资?项目建设带来了哪些变化?”近日,弥渡县德苴乡纪委在开展乡村振兴领域专项监督检查时,实地走访依土地村以工代赈示范工程的当地务工人员。

“施工期间,我一直在工地务工,每天工资180元到200元,每月都能按时领到工资,在家门口学到了技能、增加了收入。”依土地村村民罗江海对此十分满意,“项目的建设,消除了我们村泥石流、滑坡等隐患,村内道路硬化了,村庄环境也提升了。”

依土地村以工代赈示范工程总投资647万元,建设内容包括截洪沟、仰斜式护墙脚、产业配套抗旱储水设施等,是群众的“民心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德苴乡纪委充分发挥监督“前哨”和“探头”作用,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为项目建设提供坚强纪律保障。目前,该项目已顺利完工并发挥应有效益。

今年以来,弥渡县纪委监委将以工代赈项目监督检查作为乡村振兴领域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监督检查的重点内容,细化项目建设“全生命周期”监督工作清单,落实“室组地”联动机制,紧盯项目开工前、建设中、竣工后等关键节点,通过个别谈话、查看资料、实地查验、入户走访等方式,聚焦项目审批、要素保障、施工质量、工程进度、报酬发放、安全生产、效益发挥等方面开展常态化监督。同时,督促县发改局抓实以工代赈项目建设管理,提高干部职工拒腐防变能力;督促县人社局、属地乡镇、施工单位对以工代赈项目务工人员进行培训上岗,提高群众就业技能。截至目前,共开展以工代赈项目监督检查3轮次,发现、反馈并督促整改问题20余个。

据悉,“十四五”以来,弥渡县累计投入资金3600万余元,实施以工代赈项目6个,重点围绕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配套设施进行提质增效,累计吸纳当地劳动力500余人次,发放劳务报酬约1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