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3-0011 大理日报社出版权威性·影响力·责任感






2025年03月21日

南涧县——

深化医疗改革 书写惠民新答卷

□ 通讯员 左世玺

自全面取消药品加成、实施医疗服务价格调整以来,南涧县用一组组翔实的数据奏响了医疗改革“三部曲”——破除“以药养医”沉疴、重构医疗服务价值、织密县域健康网络。彝乡群众绽开的笑颜,见证了深化医疗改革的“民生温度”。

破除“以药养医”旧机制

随着全县91家公立医疗机构全面取消药品加成,曾经束缚医患关系的利益链条被彻底斩断。在县人民医院药房窗口前,慢性病患者李大爷算起了明白账:“现在购买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每盒降低12块多,马来酸依那普利片每盒降低6块多,长期吃药的负担减轻了不少。”

这场改革绝非简单的“一刀切”。县医保局联合县卫健局构建起动态监测系统,对取消药品加成后的医疗机构运行进行精准“输血”。2024年,通过调整820项医疗服务价格,提高了93.2%体现技术劳务价值项目的含“金”量,并对大型设备检查等56个项目实施“瘦身”,在提升医疗服务价格的同时降低药价、下调检查费用,让群众在就医负担总体不增加的前提下,享受到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激活医疗服务新动能

在县人民医院产科的演示教室内,正在进行一场热火朝天的“无痛分娩技术定价”讨论。新价格体系下,技术难度系数、风险程度、耗时长短成为定价的“三维坐标”。最终,这项曾因收费倒挂而遇冷的服务项目价格上调42%,带动月接诊量翻番。“现在做一台剖宫术,医疗服务收入占比从18%提升到35%,这是对医生价值的尊重。”县人民医院产科主任李医生说。

县域医共体建设同步按下快进键。47项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清单的落地,让患者在乡镇卫生院的DR检查直通县级专家会诊系统。无量山镇居民罗女士点赞:“相较于以前,既节省了DR检查重做费用,又免去往返县城的奔波。”

DRG付费改革的深入推进,更倒逼医疗机构从“拼设备”转向“拼技术”,全县药占比下降至26.7%,医疗服务收入占比提升9.3个百分点。

县域医疗生态焕新颜

走进县紧密型医共体中心,电子显示屏上跳动着鲜活的“数据脉搏”:县域内就诊率达94.5%、本地住院占比68.2%、基层门急诊量占比68.4%,三项指标较改革前分别提升12.4%、8.9%、15.2%。这组“黄金三角”数据背后,是16.51%的基层医保基金占比在强力支撑,52.81%的医保基金县域内支出率构筑起了健康防线。

在公郎镇凤凰村卫生室,签约家庭医生杨医生在与县医共体联网的系统上开具电子处方,数据实时上传县诊疗中心。据介绍,2024年,全县村级卫生室年接诊量突破16.64万人次,基本药物配备率达80%,真正成了村民的“健康驿站”。

书写医疗惠民新答卷

“医改不是算术题,而是辩证法。”县卫健局局长徐华用“三个平衡”解读医疗改革逻辑,“在取消药品加成与调整服务价格间把握动态平衡,在提升技术价值与控制检查费用间寻求最优平衡,在保障医院运行与减轻患者负担间实现持久平衡。这种系统思维,使得县域医保基金使用效率提升23%,患者次均费用下降8.6%。”

改革的涟漪正在扩散。依托“县管乡用”人才机制,2024年,48名县级专家常态化下沉乡镇坐诊;通过“云南省药品集中采购平台”建设,不低于10种慢性病药品实现“村级开方取药”;81个行政村(社区)100%覆盖健康宣教……这些立体化配套措施,让价格调整的“单兵突进”升级为系统集成的“集团作战”。

从药价虚高到价值回归,从虹吸效应到分级诊疗,从数字鸿沟到智慧医疗,正如彝乡传唱的古老歌谣:“三弦响起来,脚步跳起来”,南涧县的医疗改革正踏着时代的节拍,奏响守护人民健康的新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