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3-0011 大理日报社出版权威性·影响力·责任感






2025年03月26日

洱源县三营镇土地整治项目竣工 山水工程首块“生态拼图”落成

近日,洱源县三营镇永乐村等5个村的土地整治(提质改造)项目通过竣工验收。作为洱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与修复工程项目的“首块拼图”,这一县级重点项目总投资8407.29万元,历时一年,建成了139.59公顷集中连片高标准农田,新增水田117.8公顷,为全州土地整治提质改造类项目创示范、打样板。

提质升级,优化结构释放土地潜能。项目以“耕地数量、质量、效益三位一体保护”为目标,通过土地平整、客土回填、地力培肥等工程措施,对耕地进行科学改造,将原有旱地升级为高产水田,着力解决耕地低效利用问题,完成提质改造面积121.99公顷,新增粮食产能15.9万公斤。同时,修建灌溉渠道5.99公里、田间道路6.81公里,实现了“田连片、渠相连、路相通”。

生态筑基,水土兼治共建保护屏障。项目建设巧用湿地淤泥作为客土,减少环境破坏,通过梯田式平整并科学规划沟渠道路,共同控制水土流失。配套灌排系统,使农田抗旱防涝能力显著增强,预计年减少灾害损失超百万元。促使复种指数与垦殖率双升,农作物播种面积扩大,连片的水田与周边湿地、林带共筑生态屏障,助力区域生态环境整体改善。

政企协作,创新机制盘活资源价值。项目采用“政府引导+企业运作”联合开发机制,由洱源县自然资源局作为项目承担单位、大理州山水投资有限公司作为投资单位,通过实施“旱改水”,实现规模化生态种植,构建“租金+务工”双增收模式,带动农户人均年增收471元。同步建立耕地保护专项基金,实行数字化监测预警,确保农田设施长效运维与作物轮作监管。

洱源县三营镇土地整治项目以“山水赋能耕地”的生动实践,重塑了高原农田生态本底,探索出“低效旱地向高效粮仓”转型的系统方案,用“三个当年”的实在举措交出了一张漂亮答卷。

(大理州山水投资有限公司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