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评论员
查摆问题、集中整治是这次学习教育的重中之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密切关注和分析研判党情党风新动向,坚持奔着问题去、对着根源治,既治标又治本,提高管党治党的精准性、实效性。”开展学习教育,必须以笃行为锚,深化集中整治,构建常态长效制度体系,让作风建设“落地”更“生根”,确保“改有成效”。
推动真改实改,务必深化同查同治,阻断风腐演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正风肃纪反腐相贯通,以‘同查’严惩风腐交织问题,以‘同治’铲除风腐共性根源。”不正之风的发展演进以腐败为结果,腐败本身又常常表现为作风不良。从一餐饭、一瓶酒、一份礼的放任自流,到滑向腐化堕落的深渊,这样的教训不在少数、十分深刻。开展学习教育,就是要坚持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整治什么问题,立查立改、即知即改,认真制定整改措施,坚决有力整改整治,确保问题逐一清仓销号。要加强风腐同查同治,既“由风查腐”,又“由腐查风”,推动构建协调联动的政治生态分析研判机制,全流程排查薄弱环节,精准堵塞风险点位,坚决防止老问题复燃、新问题萌发、小问题坐大。要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总结和用好学习教育经验做法,完善强化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的制度规定,健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制度机制。
推动真改实改,务必站稳群众立场,密切血肉联系。习近平总书记曾告诫全党:“如果管党不力、治党不严,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党内突出问题得不到解决,那我们党迟早会失去执政资格,不可避免被历史淘汰。这决不是危言耸听。”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决定事业兴衰成败,作风问题的核心是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开展学习教育,就是要站稳人民立场,紧扣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这个关键,持续改进调查研究,走好群众路线,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领导干部要充分学习科学理论、弄懂政策方针,落实好“四下基层”制度,充分运用“访企问需促发展”“双月茶叙”“书记院坝(楼宇)协商会”等形式,在接地气、通民情中找到破解难题的办法和路径,以真抓实干的作风把所学、所思、所悟转化为推动发展的思路办法。
推动真改实改,务必持续减负赋能,激发基层活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基层减负要明确权责,不能什么事都压给基层,基层该承担哪些工作,要把职责事项搞清楚。”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党和国家政策直达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开展学习教育,要坚持“应减之负”与“应担之责”有机统一、“应放之权”与“应赋之能”有机统一、“减负之量”与“减负之质”有机统一,全力破解“小马拉大车”等治理困境。要坚持简约务实,不搞花样翻新,不搞繁琐哲学,扎实做好规定动作,不层层加码,不随意增加学习要求,不随意扩大学习范围,杜绝简单浮皮潦草,防止散光泛化走神。要落实好为基层减负要求,不硬性要求写读书笔记、心得体会等,对可能出现的形式主义提前预判、有效防范,及时发现和纠正苗头倾向性问题,确保学习教育的政治性和严肃性。
政贵有恒,治须有常。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全州上下必须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和韧劲,持续加强作风建设并确保取得实效,为大理州“十四五”高质量收官、“十五五”高起点布局提供坚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