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3-0011 大理日报社出版权威性·影响力·责任感






2025年04月07日

行吟漾濞云龙桥

■ 张美华

去漾濞,一定要去云龙桥走走。

被誉为“漾江飞虹”的云龙桥位于漾濞县城西边的漾江上。凌空飞架的云龙桥贯通东西两岸,铁链缆吊木仓结构的桥体,桥面高出江面约13米,桥面宽3.2米,桥面净跨39.3米。8条长铁链并列两岸,上铺栗木板,两岸各设桥亭一间。

站在桥上,桥身轻轻晃动,闭上眼睛,眼前全是桥的前世今生,风雨飘摇。往漾江望去,江水滚滚流向远方,时值冬季,水流不是很急。到了雨季,漾江里的水很急,老远就能听到轰隆隆的水声。相比壶口瀑布的汹涌,桥下的漾江水显得温柔多了。

一个大姐牵着一个小孩和我们相向而行,她俩走得缓慢,大姐还不时低下身子轻声和孩子叮咛着,孩子身上的红色上衣格外显眼,仿佛给老态龙钟的云龙桥别了一个艳丽的发夹,平添一丝生气。不同于这一大一小脚步的从容,一个大哥两只手提满了食物和日用品,大步流星地朝我们走来,与我们擦身而过的那一瞬间,我感觉到他归家的迫切和喜悦,就连木板也和着咚咚咚的声响,多了几分欢喜。

有顽皮的孩子在桥下玩水,一个个光溜溜的小身子,随着湍急的水流起伏。风声、水声、嬉闹声融汇在一起,流向远方。再大一些的孩子,三五成群,或独自一人,坐在离桥亭不远的地方,面对着江水,诉说自己的理想、倾吐内心的苦闷。江和桥默默地倾听,人尽情地释放,时光静静地流淌。

身为西南古丝绸之路“博南古道”上的古桥,云龙桥这座古老独特的铁链桥的存在意义隽永。触摸着铁链,一阵冰凉沁入指尖,贴耳聆听古桥的脉搏,苍劲有力。昔日的繁华虽已不再,可马帮经过时的驼铃声犹在耳畔。马锅头神气地走在最前方,他把云龙桥漾濞江、江两岸的民居民风民情一股脑儿装进自己的记忆里,打包带走。离家越来越远,行程越走越长,归去的方向越来越明晰。

桥亭中,一个大婶正在歇脚。大大的竹篮里,满是柴火,此刻静静地搁置在桥头一侧的台阶上。修桥的人早已提前做好了准备,让负重的人可以在此地歇歇脚,把身上的负担卸下片刻。稍事休息,吐纳一下呼吸,继续前行。不时有人从桥上经过,有到县城赶集的,有满载生活用品回家的,还有附近的居民出来散步的,嗒嗒的脚步声透过栗木板,被风吹散,随江水流逝。

我们随着人流过了桥,站在桥头回望,古桥、流水明明近在咫尺,却恍如隔世。古桥才是真正的隐士,大隐隐于世,入世即出世。

古桥两侧的山间开满了水仙花,雪白的花瓣,花型似一只酒杯,杯内呈淡黄色,由一根翡翠似的枝茎托着,清绝出尘。采几株水仙花,返回云龙桥,双掌将水仙花轻轻一搓,水仙花就成了一只飞翔的竹蜻蜓,打着旋儿飞入江水。一株株水仙花带着掌心的温度,和江水来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那一刻,时间仿佛停滞,水依着花,花伴着水,爱得那样决绝。据说,因江两岸的杨树花飞洒于江面上因此得“河杨飞花”一景。虽然此花非彼花,却也一样在云龙桥下漾濞江上飞洒。

在云龙桥,我想撑一把花纸伞,在静美的时光里,从此岸慢慢走到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