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周应良) 近年来,在纵深推进清廉大理建设新时代廉洁文化“强基行动”中,州委宣传部探索构建独具大理特色的廉洁文化体系,三措并举着力推动新时代廉洁文化“强基行动”落实显效。
以“动”激活“廉”因子。一是牵头抓总带动。充分发挥州委宣传部牵头抓总作用,突出思想引领,将新时代廉洁文化融入具体工作中,及时调整充实“强基行动”工作专班力量,制定2024年“强基行动”实施方案,从3个方面明确了“强基行动”工作56条具体措施,压实责任,推动工作落细落实。二是随机调度联动。持续健全完善统筹协调和随机调度机制,建立“强基行动”专题工作会议制度,适时召开专题工作会,精准调度工作情况。通过“一周一点评、一周一通报”,将“强基行动”纳入每周部长办公例会的工作重点抓好落实。三是督促推动落实。深入县(市)、州级部门适时开展实地督促检查,进一步完善信息报送机制,督促成员单位结合各自职能职责,不断激活廉洁因子,持续推动“强基行动”引向深入。
以“创”擦亮“廉”名片。一是创新宣讲。将新时代廉洁文化元素融入宣讲工作,充分发挥大理特色百姓宣讲团作用,2024年以来,全州共开展理论宣讲7900余场,受众达61.8万余人次,其中,结合《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开展宣讲400余场,受众2万余人。二是创优课堂。将“思政小课堂”拓展为“社会大课堂”,州级层面创新开设“红色基因·薪火相传”等6个主题、18条精品线路,各级各类学校常态化开展“行走的思政课”活动4600余场,大理州“行走的思政课”入选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案例,认定为2024年首批“云岭思政教育品牌”。三是创办党课。坚持将党员干部警示教育抓在日常、融入经常,创办“行走的廉政课”,上好“党性初心课”“廉洁文化课”“警示教育课”,推进廉洁文化建设常态化,让党员干部在学、思、践、悟中涵养新时代廉洁文化。
以“融”传递“廉”声音。一是媒体融合传播。充分发挥全州“1+3+12+N”的“一张网”媒体传播矩阵,运用短视频、微博、直播等方式创新宣传方式。2024年,各级媒体刊载清廉大理建设宣传稿件1400余篇,其中被中央级媒体采用40余篇、省级媒体采用150余篇;“学习强国”学习平台采用300余篇。二是阵地融入分享。统筹廉洁文化阵地建设,通过开展“全民阅读”等活动,创作推出一批体现大理特色廉政文化、弘扬正能量的文艺作品。王复生、王德三烈士纪念馆等6地被评选为云南省重点廉洁文化阵地。州委宣传部涵养新时代好家风,面向机关党员干部征集到《我的家风故事》文章37篇,汇编成册并印发干部职工学习交流,在“清廉机关”建设中充分展示宣传思想文化系统的良好形象。三是政商融汇亲清。州委统战部、州工商联重视民营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组织民营经济人士参加全州“清廉统战机关”建设工作推进会暨全州统战系统警示教育大会,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引导民营经济人士树立正确的发展观、经营观,增强诚信守法、公正清廉意识,构建良好的亲清政商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