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评论员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民为国基,谷为民命。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是关系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州委农村经济工作会议传达学习了中央一号文件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锚定建设农业强州目标,聚焦创优提质要求,对全州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作出了新安排、新部署。全州上下正在以更加坚定的信心和饱满的热情投入农业农村工作,为乡村振兴不断积蓄强大动力。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石,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稳定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三农”工作的头等大事、必守底线,任何时候、任何情况都不能有丝毫松懈。要认真落实省级下达的粮食和油料生产底线指标任务,把任务分解到村、落实到户,确保全州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稳定;要把粮食增产重心放在大面积提高单产上,集成推广良田良种、良机良法,推动粮食稳产丰产;要稳定油菜面积,巩固大豆扩种成果,保障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
筑牢耕地保护根基,必须全力守护每一寸良田沃土。要以最坚决的态度、最有力的举措加强耕地地力保护,全面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将耕地保护的责任压实到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岗位,严守耕地红线,确保实际耕地保有量、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达到任务控制数;要严格耕地用途管制,坚决遏制“非农化”,有效防止“非粮化”,持续整治“大棚房”,分类有序、妥善处理做好耕地“非粮化”整改,坚决遏制破坏耕地行为,高质量做好耕地保护工作;要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推进在建项目、及时验收完工项目、抓好管护建成项目。
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是推动农业现代化、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的关键举措。要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加强玉米等优势种业科技研发,加快引培规模化育种、育苗机构和种业企业,加大优势特色品种引育、推广力度;要抓实新机具在农业生产各个环节、各个领域的推广应用,因地制宜推广适应丘陵地区特色作物生产需要的高效农机;要加强与各大高校、科技小院、院士专家工作站的长期合作,用好高校人才资源、科技资源及浦东、奉贤等地对口帮扶资源,搭建好科研力量合作平台,紧盯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制约农业发展的核心技术等接续攻关,努力打造全省一流的高原特色农业科创高地和成果转化枢纽。
保障粮食安全、建设农业强州,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全州上下全力以赴抓好各项工作,攻坚克难、砥砺前行,为确保粮食安全底线不动摇,如期实现农业强州目标持续努力、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