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3-0011 大理日报社出版权威性·影响力·责任感






2025年04月17日

鹤庆县松园村——

以人大之为促污水治理

□ 通讯员 张林静

“从之前的垃圾乱堆、污水直排,到现在的垃圾不乱丢、污水收集后利用处理,村民对个人卫生和家庭卫生更加注重,生活习惯得到了显著改善,松园村的‘颜值’与‘气质’均得到显著提升。”鹤庆县人大代表,六合乡松园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张晋烽说。

松园村下辖7个自然村11个村民小组,共有374户1501人,村民收入主要依赖种植、养殖业和外出务工。曾经基础设施落后、污水排放无序、生活垃圾随意丢弃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松园村村容村貌的提升,邻里矛盾也因此加剧。为了更扎实有效地开展污水治理工作,松园村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率先垂范作用,6名县、乡人大代表积极主动履行职责,带头开展生活污水治理和村庄美化建设。通过与24名中心户长和部分群众代表一起探讨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方法和举措30余次,对全村374户进行污水治理政策的宣传解读,做到全覆盖不留死角,推动群众从思想上“要我干”到“我要干”的转变,凝聚全村生活污水治理的共识。

为推进项目实施,松园村动员在外务工的建筑施工人员返乡成立村组污水治理施工队,结合各村组实际规划设计管网布局,六合乡抽调懂水利、土木、设计的专业人才对规划设计进行审核把关,做到污水收集、处理、利用全链条管理。同时,坚持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制定并通过了切实可行的村民投工投劳方案和村规民约,达到了科学规范、节约成本、规避矛盾的农村污水治理效果。

松园村地处山区,地形复杂,村民居住分散与集中并存。面对这一挑战,松园村没有采取“一刀切”的治理方案,而是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布局合理的工作思路,在组织代表经过充分调研后,采取了“集中处理与分散处理相结合”的治理模式,全村共建设39个小三格、9个大三格,实现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全利用。在建设过程中,将集中清理整治出来的闲置地、公共区域空闲地进行改造提升,改造出村级活动广场2处、停车场5处、文化景观小品2处、文化墙26处。同时,利用松园村家家户户都养殖兰花的基础条件,提升家庭绿美氛围,以绿为美扮靓乡村风景线。

截至目前,全村11个村民小组都完成了污水收集治理,充分发动群众超额完成户厕改建339座,消除裸露垃圾20余吨,清理五堆十乱30余处,群众投工投劳1000余人次,加大了环境整治力度,提升了人居环境整治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