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3-0011 大理日报社出版权威性·影响力·责任感






2025年04月17日

全媒体时代新闻记者需多维能力重构

□ 褚雪琴

近年来,融媒体生态的纵深发展推动了新闻传播范式发生结构性变革,新闻记者也面临从“单一”向“多元”的转型。在转型过程中,记者需要从思维范式到实践路径进行系统性重构,这种转变既是技术驱动的必然选择,更是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内在要求。

思维转型是核心,记者需构建全媒体认知框架。全媒体时代的记者转型本质是职业价值的重新定位,需要完成从“写新闻”逐渐变为“做产品”的跃迁。这种转变不是简单的技能叠加,而是认知框架的重构,要求记者在保持新闻专业主义内核、坚守内容生产人角色的同时,建立起“技术运用+用户思维+全媒体呈现”的新型综合能力框架。在此过程中,最关键的是先从思维上“破壁”,积极接受新事物,大胆参与新闻实践,切实将专业素养与现代化的新媒体手段融合,真正树立“融的思想”,由此才能为受众创造出更有价值的新闻产品。

技能重构是关键,记者需掌握更多媒体呈现的手段和技术。当今时代对记者的要求已不局限在精通某一项能力,而是要向“全能记者”转变,这也意味着,全媒体时代的记者要具备更高的业务素质。近年来,5G、AI等大数据技术集群推动了传媒行业进入智媒时代,传播格局呈现移动化、可视化、智能化特征。因此,在媒体融合时代,如果一个记者不会使用多种媒介、生产多元化的“新产品”,便很难适应媒体行业的需求。在此过程中,记者首先要突破媒介形态区隔,建立起“文字+图片+视频+交互”的立体叙事逻辑。其次要掌握基础数据挖掘、可视化呈现能力,将数据转化为叙事要素。要提高新媒体技术应用能力,包括短视频拍摄剪辑、新闻可视化制作、H5开发等数字工具的运用。最后要强化多模态叙事能力,文字报道需适配不同平台特性,如报纸平台可强调深度、微博平台可注重话题性、微信则要重视可读性、抖音侧重场景化表达等。

团队合作很重要,记者需培养集体协同做新闻项目的能力。在融媒体时代,新闻生产模式已从单一媒介、单兵作战转向跨平台协同、多维度整合的团队化运作。传统媒体记者需突破固有思维,以“项目制”逻辑重构工作方式,培养新型合作意识。在此过程中,记者需以产品经理思维驾驭内容生产,通过建立标准化协作接口、培育数据化协同习惯、塑造共赢式合作文化,在保持专业底色的同时,进化成为新型内容的创作者。这种团队合作不仅能提升记者的个人能力,更能让新时代的新闻创作更具效率。

在记者积极转变心态、提升技能的同时,新闻单位也需要为全媒体记者转型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在实际工作中,新闻媒体单位可以定期组织记者进行培训,培训的内容可涉及信息技术的使用技巧,全媒体工作的理念、性质等等,使记者对全媒体工作的概念、意义有全面的了解和认识。此外,新闻媒体单位还需购置适应新媒体场景运用的一些先进设备,例如音频剪辑设备和软件、录音设备和拍摄设备等,使记者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这样在未来的工作中,记者就会积极使用先进技术和智能化软件进行媒体工作,从而实现传统媒体向全媒体的转型,打破传统媒体工作存在的局限性。

(作者单位:大理州融媒体中心)